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关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机会

关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机会

2025年4月

4月封面文章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释义
●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效、问题与对策
● 关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机会
●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文|李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

 

导读

由于兼具商业价值与公益属性,“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收益波动较大,但设施蕴含大量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社会资本参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阶段,建议从被动承接转向主动谋划,关注设施全生命周期的投资机会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设施设计、建设和改造

● 参与存量设施的运营管理

● 以自有设施升级“平急两用”功能,换取政策优惠

● 其他投资机会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设施设计、建设和改造   

(一)参与设施各类方案的设计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不仅要满足日常使用功能,还要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这种双重功能的融合需要专门的设计和建造,往往会增加设计和建设的复杂性。而社会资本恰恰可以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等方式参与设施工程、技术、设备、数字化等方案的设计,提升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科技化水平。例如,在医疗应急服务点的设计中,社会资本可以提供医疗工艺设计、感染控制设计等专项服务,提高设施的应急响应能力。

(二)参与设施建设
社会资本参与“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是当前政策鼓励的重要方向。但是,“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往往建设成本高,运营收益波动性大,社会资本进入前,需建立系统的投资决策分析,从政策适配性、经济可行性、发展可持续性等维度进行项目前期论证,降低投资风险。政策适配性方面,应深入分析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支持重点,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对接,提高项目获得政策支持的可能性。经济可行性方面,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收益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融资方案、建设运营方案。发展可持续性方面,构建具备可持续性的项目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优化”组合降低风险,提高项目财务等方面的生存能力。

(三)参与设施的升级改造
受限于规模、市场环境等因素,多数社会资本在参与公共工程总承包中往往不占优势。但是,“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往往建设内容单一、技术方案简单,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改造时间紧,社会资本因具有迅速响应能力和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在设施升级改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东久新宜平谷智慧城市物流谷(概念图)


参与存量设施的运营管理  

由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特殊性,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设施的维护和应急响应。然而,这些机构可能面临人力资源不足、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社会资本参与“平急两用”项目运营的核心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降低设施运行成本、提高效率。主要的参与路径包括:

(一)以委托运营方式参与设施运营管理
这类方式是指设施所有人(通常是政府部门)将已经建成的设施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或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运营及维护,并向受托方支付运营费用,以补偿受托方的运营成本并满足其合理回报需求。社会资本参与方式有多种,可以负责整个设施的运营管理,通过成本+服务费、服务费包干等形式获取回报,也可以负责设施专业部分的运营管理,根据专业经营成本收取管理费。另外还可以接受捆绑委托运营,即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整合打包,通过经营性项目的收入反哺公益性项目,以实现委托方不花钱或少花钱的目的。委托运营避免了重资产投入,是社会资本参与“平急两用”项目的理想模式。此模式中,社会资本尤其需要关注委托期限、补偿标准、绩效考核等指标,防止利益受损。

(二)以PPP模式参与设施运营管理
为推动社会资本更好参与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2023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支持民营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参与公益性项目建设及存量资产盘活。社会资本可充分利用自身在项目管理、专业运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参与存量“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运营,通过项目运营收益收回投资并获取合理回报。

 

中国供销西南冷链物流基地兼顾城郊大仓“平急两用”项目


以自有设施升级“平急两用”功能,换取政策优惠   

“盘活存量,谋划增量”是各地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因此,符合条件的存量设施通过改造嵌入“平急两用”功能是“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资本将自有设施升级“平急两用”功能,不仅能提升资产价值、履行社会责任,还能获得税收减免、用地支持等实质性收益。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平急两用”设施升级改造的政策。立项方面,相关审批费可以享受一定优惠,多数地方会按照最低收费标准执行;奖补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中央和地方配套“平急两用”相关补助资金;税收方面,多数地方政府按照招商引资政策给予优惠,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建议重点关注仓储物流园、酒店、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空间大、功能易转换的设施,同时优先选择政策支持明确的领域。如杭州市重点支持酒店、集中连片民宿(农家乐)和乡村休闲综合体的平急改造。具体操作可按照当地具体规定和要求,向地方政府申请将设施纳入“平急两用”项目清单。项目改造中需要注意通过“技术+运营”组合模式降低风险,同时关注地方财政能力与项目盈利模式的匹配性,避免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增加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兰州新区平急两用医院项目效果图


其他投资机会   

(一)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
社会资本可以凭借专业的市场化运营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既有助于减轻政府压力,又能提升设施使用效率,实现“平急协同”的长效运转。具体的路径包括:一是参与“平急两用”项目商业空间的管理,通过引入可盈利商业模块,提高设施的盈利能力;二是为“平急两用”项目提供物资采购、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保障项目运营的物资供应和资金流转。三是参与可移动设备、发电机组等设备的定期检修、更新服务,确保设施应急功能正常发挥。四是提供应急响应专项服务,如,参与制定设施转换流程、应急演练、技能培训等。

(二)加入相应的投资基金
随着“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未来政府、金融机构或可能发起设立“平急两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募REITs等融资工具。社会资本可以作为有限合伙人或投资者参与其中,间接投资多个“平急两用”项目,分散投资风险。同时,可以借助专业管理团队和资源,获取更多项目信息和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