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开启园区并购模式

开启园区并购模式

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以主动并购龙头企业的方式,在海外发达国家进行园区开发,并输出中国模式的独特实践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图片提供|中匈(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

山东烟台的万华实业集团曾是亚太地区第一、全球第五大聚氨酯核心原料——MDI供应商,在并购了匈牙利同样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匈牙利宝思德公司后,一跃成为能与德国巴斯夫、科思创比肩的世界第三大MDI制造商,还斩获了匈牙利最大的国家级工业园。现在,万华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也是中国化工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与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不同,万华收购宝思德并不以获取先进技术或者海外资源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取得战略制衡以实现在亚太核心区域可持续的获利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宝思德园区,也成为中国企业首次在发达地区进行园区开发,并输出中国模式的独特实践。

 

未雨绸缪、择机而动的并购案

由于生产技术的高端性,聚氨酯核心原料MDI产品多年来在国际上生产集中度高、垄断性强,目前全球只有美、德、日、中四个国家的七家公司能够生产,其中,万华是中国仅有的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

自1998年开始,万华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2005年开始寻求海外建厂。当时虽然万华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近50%,但在欧美市场份额很低。德国和美国的跨国公司已经到中国纷纷建厂,企图将万华的发展限制在亚太地区,万华认为,如果不能深入欧美市场,仅仅镇守本土市场,早晚会面临价格战的巨大风险,甚至可能被跨国公司挤垮。

正如万华时任总裁丁建生所指出的那样,万华在中国市场虽然取得了竞争的优势,但对万华而言,中国市场份额越大,面临的竞争风险就越大。

万华一直探索在欧美绿地投资(投资建设新厂)的可行性,但考虑到绿地投资建设周期较长,开辟销售渠道难度较高、形成营销网络耗资巨大,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万华的匈牙利竞争对手——宝思德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亟待重组,这给万华提供了以跨国并购方式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机会。

宝思德公司的规模当时排名匈牙利企业第36位,是匈牙利化工行业最大企业,拥有本土员工3300多人,且在波兰、捷克设有分厂和生产装置,产品主要在欧洲市场销售。2011年万华收购合作区时,恰为匈牙利经济最为低迷的时期,合作区所在的匈牙利北部地区失业率达到了21%。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8月,当万华的并购团队首次与宝思德管理层接触表达收购意向的时候,还是遭到对方的拒绝。宝思德公司原最大股东是英国私募基金公司Permira,实力雄厚排名欧洲第一。尽管面临财务危机,但股东们只考虑债务重组而不出售股份,更不同意低价将宝思德拱手转让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万华。

万华不得已背水一战,通过在市场上收购部分高级债进入重组数据库得到一手信息,并收购次级债成为宝思德的利益攸关方,以求在重组过程中获得话语权。

万华在市场上收购了四五千万欧元宝思德夹层债,但当被宝思德股东发觉后遭到来自股东、匈牙利政府、媒体、银行等方方面面的抵制。万华积极寻求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的支持。经过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经商参处同匈牙利政府的多方沟通斡旋,考虑到万华收购宝思德公司对匈牙利经济复苏及就业的促进作用,匈牙利政府终于在政府网站上以接受记者采访的形式,表示支持万华并购——自此,收购取得重大突破。万华取得宝思德公司36%的股权。

之后,为了规避无法获得经营权的被动局面和投资风险,万华再次提出全面收购宝思德的意向。尽管欧洲股东们认同万华与宝思德存在市场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但依然拒绝将宝思德的控制权转让给万华。

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获得宝思德公司管理层及大部分股东支持,双方签署了重组协议。2011年1月31日,万华以12.3亿欧元收购宝思德公司96%的股权,终于获得了宝思德的控制权。到2016年,万华再次出资收购宝思德余下4%的股权,宝思德公司成为完全的全资子公司,累计投资约20亿欧元。

⬆中匈(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办公区展示

水到渠成的合作区

2012年,匈牙利欧尔班总理代表匈牙利政府与万华宝思德工业园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园区提供“一站式服务”,万华宝思德园区开始进入中国模式。

曾经参与园区确认考核评估工作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邹昊飞认为,在这个园区的经营中,中国的管理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成熟的工业园。这个于1997年就获得了匈牙利政府批准的匈牙利国家级工业园,内部一直设有独立的专业化全职团队为工业园辖区内的5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在这个基础上,万华要做的是把中国的管理模式与其进行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万华把中国国内的工程设计团队、施工团队、能源贸易团队、安全卫生环保团队统一纳入到经贸合作区职能团队,通过整合、技术注入等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恳请中国驻匈牙利商务参赞、当地华人华侨社团、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师事务所等诸多机构为合作区招商出谋划策,形成了海外华人凝聚力和带动效应。

在收购的3年内,宝思德扭亏为盈。收购前2011年销售收入7.6亿欧元,2017年达到17亿欧元;净利润从2011年亏损1.3亿欧元,到2014年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再到2016年实现净利润1.3亿欧元,2017年全年约5亿欧元。自万华收购宝思德以来,宝思德已累计向匈牙利政府上缴税收超过1.6亿欧元。这不仅直接保住了宝思德公司3320人的就业,附带合作区入区企业及附属产业人数高达约5000人,是匈牙利北方最大雇主之一。

在这个基础上,基础设施成本逐渐降低,加上龙头企业的带动,与它配套的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纷纷落户,在这个过程中,到2017年该园区剩余的工业地块大部分已被新项目填满。

 “宝思德在匈牙利企业中综合排名第14位,制造型企业排名第5位,在匈牙利的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勤《2015年中东欧500强综合排名报告》)。

邹昊飞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以工业园方式开展投资建设的成功范例,是中国海外合作园区的新的实践,这证明中国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不仅仅适用于非洲、东南亚地区国家。

世界著名财经杂志《国际金融评论》将万华并购宝思德项目评选为“2010年度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最佳重组交易奖”。获奖理由:万华在并购重组中不仅输出了资本,而且输出中国技术和项目管理,重组过程中实现了相关各方的多赢。

这场并购对深化中匈经贸合作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万华看来,匈牙利有望成为中国企业融入欧洲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基地。匈牙利是中国通往欧洲的桥头堡和商品集散地,是中国企业规避欧盟贸易壁垒、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布局的理想投资地。

中匈两国经济关系密切,产业互补性强,同时拥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于2010年上台执政,执政之初便提出“向东开放”的重要国家战略,“向东开放”政策实质迎合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两个战略遥相呼应,而这正是万华宝思德园区得以成功的现实基础。(编辑: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