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沈学政:走向世界的中国茶文化

沈学政:走向世界的中国茶文化

现代中国茶文化,正携“茶和天下”的精神,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历程之中

文|沈学政 浙江农林大学人文茶文化学院副教授 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教师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茶

● 海上之路的中国茶

● 中国茶文化与中国精品茶的新机遇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世界传播,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辩证看待。有些人认为中国茶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程度或者认同程度比较弱,这大概可以以历史上的茶叶贸易为佐证。但到底是中国茶叶,还是中国茶文化在走向世界,这才是要讨论的问题核心。因为,这是两个虽有关联,但却不同的行业。欧洲国家从中国进口的是中国茶,而不是中国的品茗文化。中国茶文化中所包含的非物质文化,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其他国家和地区广泛接受。但不可质疑的是,现代中国茶文化,正以“茶和天下”的精神向世界输出去,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历程之中。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茶

2016年我在俄罗斯做茶文化访问10天,期间我们来到了一家由俄罗斯人创办的中国茶馆。他们非常热情的举办了一场茶会来欢迎我们,与会的人大部分是俄罗斯的年轻人。主办者为我们现场展示了中国式煮茶法,用小壶冲泡,让我惊诧不已。因为俄罗斯人的日常饮茶方式并不如此,而是使用一个巨大的茶炊。巨大的茶炊,可以消费掉大量的茶叶。所以,俄罗斯是世界第四大茶叶消费国,人均每年消费茶叶3.05磅,而茶叶生产大国的中国,我们人均年消费茶叶量只有1.248磅,这和俄罗斯人使用的茶炊茶具是有关系的。

俄罗斯人是从17世纪开始接触中国茶,他们饮茶所使用的器皿叫茶炊。第一把茶炊是何时出现已无从考证,但出现年代大约是在18世纪,是伴随茶在俄罗斯开始盛行而出现的。有一种说法是早在1730年在乌拉尔地区出产的铜制器皿中就有外形类似于茶炊的葡萄酒煮壶。还有一种说法是,茶炊是在十七世纪由法国传入俄罗斯,几经改良之后于十八世纪臻于成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茶炊。这两种说法,似乎都隐含着茶炊的前身可能是源于酒器。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小容量的中国茶器没有在俄国流行。

在伊尔库茨克的茶历史博物馆中,我发现很多当年在恰克图经营的老照片,有马帮的,交易场所的,茶叶加工厂的,茶店的,可是没有找到中国茶壶的相关资料。我很纳闷,为何中国的茶壶没有在俄罗斯流行起来。谈到俄罗斯,大概就会想到万里茶道,恰克图等词语。丝绸之路开拓了北亚的茶叶市场,经莫斯科将中国茶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不过,有意思的是,俄国人采购了中国的黑茶,却没有引入中国的茶壶,而饮茶文化也沿用的是英式下午茶。

老式茶炊是靠炭火煮茶,茶炊的中心部位是投放木炭的灶膛。茶炊内部为金属结构,有一个空心圆筒用于燃烧木炭。灶膛的木炭加热以后,茶炊内的水发出响声,水开以后将茶炊端上桌。茶炊之上还会放一把小壶,用来泡茶。不过茶汤只出一半,然后用茶炊里的水再倒一半,以使茶汤不至于过浓。然后,加糖加奶。可以发现,这里的饮茶文化是欧式的,不是中国茶的清饮。中国茶文化里所讲究的“清静”,并没有伴随着茶叶贸易而流传到北亚。在这一点上,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关键国家,俄罗斯借鉴了英式茶文化,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茶炊,然后冲泡来自中国的茶。

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社会文化中心广场,俄罗斯人在品尝中国茶(CFP)

海上之路的中国茶

中国茶走向世界,不是新命题。让我们将目光从北亚转到南亚,1935年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记载到,欧洲文献上最早读到茶叶的书籍,是1559年威尼斯著名作家G·拉姆西奥(1485-1557)所著的《中国茶》和《航海旅行记》两部著作。里面记录了曾经有一位波斯商人哈吉·默罕默德从印度苏迦回到威尼斯时向国人介绍了大秦国立有一种植物,中国茶。用水煎沸,空腹饮服,煎汁,具有去身热、头痛、胃痛、腰痛或关节痛的茶疗效果。160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只船只抵达日本沿海的平户岛,荷兰在1610年由此岛运载茶叶到爪哇的万丹,再转运到欧洲。

最初运到欧洲的茶是绿茶,从苏格兰的医学家托马斯·舒特的著作中可以看到,“欧洲人最初所订购的茶叶是绿茶,后来则改成订购武夷茶”。1611年,荷兰公司得到日本天皇的特许,被批准许可在平户岛经商,这直接引发了与葡萄牙的利益之争。数次械斗后,荷兰与日本的茶叶贸易日渐衰落,转而开始进口中国茶。从中国到欧洲,远洋航行要经过多个国家,这条海上茶叶之路的中间站是爪哇。17世纪,荷兰人几乎控制了东印度香料贸易的所有往来,1619年在爪哇建立了巴达维亚城,作为贸易集散的根据地。中国茶开始大量输入到欧洲,白银换茶叶。同时为了与中国竞争,1728年荷兰人开始在爪哇试种茶叶,但没能实施。直到1825荷兰人从日本进口茶籽,又从中国进口大量茶种。1835年爪哇岛上已经有200多万棵中国茶树,生产的红茶全部运往荷兰。直到目前,红茶生产依旧是爪哇,乃至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农业产业。

伴随着海上茶叶之路进行国际传播的,不仅有中国茶叶,还有中国茶树和中国茶农。终点站也不仅是欧洲,还远到南美洲。1810至1812年,时任葡萄牙国王的若昂六世决定在巴西发展茶叶、香料、咖啡等作物的种植,并把茶叶种植列为首选。那时巴西和中国澳门同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茶叶又主要被英国商人垄断,因此,葡萄牙希望能直接从中国将茶农和茶种引至巴西。他们从中国引进茶树,同时从澳门招募了一批湖北籍茶农去里约近郊的植物园传授种植茶树的技术。1819年,又招募了400余名中国茶农前往巴西种植茶树。茶农们携带着茶籽、茶树苗与制茶技术,在澳门登上商船,漂洋过海来到数万公里之外的巴西,开启南美洲种茶史。

而如今风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及英伦红茶品饮方法,则源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1660年的5月,刚结束流浪生活的查尔斯二世,虽恢复了皇位但面对巨大的政府债务,现金短缺,一筹莫展。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迎娶一位富有的拥有大量嫁妆的外国公主。而当时刚走出西班牙阴影又受到荷兰和土耳其威胁的葡萄牙国王约翰四世,也想巴结这海上的新霸主英国。于是,一场关于婚姻的贸易协议开始了,凯瑟琳就这样登上了英伦茶史的舞台。在她远洋航行的随身物品中,携带有一箱子中国茶。当然,她还携带了漆器、棉花、陶瓷、甘蔗等物,这些都具有中国元素。凯瑟琳是一位有着良好品德的皇后,从小在修道院中长大,并且为母亲严厉管教,学习各种才艺的她,安静、得体、耐心、大度。当时23岁的凯瑟琳,一直是时尚的先锋。比如,她会穿短裙,以显示她白净的脚踝。她也会穿宫廷中的男装,喜欢打牌、跳舞,爱组织假面舞会、乡村野餐,擅长钓鱼和箭术。同时,她也把她爱茶喝茶的习惯带到了英国,因为她皇后的身份,以及一直以来引领风尚的作风,茶逐渐在英国的宫廷和贵族中开始成为风尚。

这种由贵族引领,文化从上向下传导到了全民饮茶,甚至引发了激烈的“禁茶运动”,也是文化冲突的一种表现。1744年,苏格兰大臣福布斯批评喝茶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提出“宁喝啤酒不品茶”。而与福布斯同一时期的、卫理公会派教会创始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也发起了著名的“禁茶运动”,倡议将戒茶而节约下来的钱捐献出来,用于救济贫民。不过,一年后,卫斯理就做了自我否定。如今,爱尔兰、英格兰,依旧是世界上最爱喝茶的国家。

中国茶文化与中国精品茶的新机遇

事实上,在对外贸易中一直输出的是中国茶。中国茶的品饮方式和茶文化精神,在向外传播时,都被进口国加以了改良,演变成为自己国家的茶文化。唯独,东亚例外。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髓,与人的精神有关。按照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所写的“最易精行俭德之人”,这一点中国茶文化在向日本传播时得到了较好的输出。日本的学问僧们从大唐学到了茶,并将中国茶籽和中国茶碗带回国,并生发出“侘び(WABI)寂び(SABI)”美学。侘び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创造了侘び茶,是把精神与茶追求的美融合在了一起。寂び意思是“旧化,生锈”,是俳句诗人松尾芭蕉,能乐推动下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从老旧的物体(人)的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的一种震撼的美。

不过,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茶文化的的精神思想更多被现代人所接受的不再只是“精行俭德”,而是“茶和天下”。在所融合的儒释道文化思想中,“和”文化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向外输出的重要符号。中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茶礼”,“茶德”,被重新挖掘,使之更适合现代国际传播。

目前正在践行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一带一路”涵盖全球44亿人口,该区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26万吨,同比增长0.31%。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出口的大宗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目前缺乏市场竞争力。相比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越南等地区的茶,中国茶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而与之相背离的是,一直在中国国内进行销售的名优茶则处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的产销结构矛盾之上。于是,我们不仅可以大胆想象,是否可以将中国的名优茶行销转向世界,以文化为内涵,以品牌为背书,而不再成为世界茶叶的原料供应商。

事实上,中国的名优茶与其他国家的茶类相比,产品优势非常明显。而中国的名优茶,也正是吻合了当下在海内外开始流行的一种“精品茶”现象。人们不再开始满足于CTC红茶,或者是袋泡茶的简单品饮,而开始追求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品茗方法,热衷于寻找不同茶类的风味口感。澳洲的T2,新加坡的TWG,所带来的“精品茶”文化,正给国内焦虑的茶产业提供了一种趋势。而反观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茶对茶、水、器、火、人等元素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精英文化的象征。

而从袋泡茶转向原叶冲泡,看到茶叶在杯中沉浮,感受中国人的品茶方式,已是一种气象。在俄罗斯做茶访期间,我们很惊诧有那么多年轻人了解中国茶。在丹麦,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00后开始学习中国茶文化。在美国,我们将中国茶文化带进校园和社区,深受欢迎。这让我们开始意识到,当中国茶文化以“茶和天下”的新精神出现时,从内省的文化开始转向外向社交时,中国茶文化就是最好的产业媒介。所以,可以期待的是,在“一带一路”这个时代大战略下,中国茶文化贸易即将起航了。(编辑:杨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