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古丝绸之路的兴衰

古丝绸之路的兴衰

文/ 孟群

 

丝绸之路其兴衰变迁的脉络于今日仍有意义,这是中国与西方相互了解的一条通道,这条路把中国的国门向世界敞开,把一个繁荣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丝绸之路,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3条路线。

丝绸之路存在超过两千年,以朝代划分,其兴衰变迁的脉络可概括为:西汉(公元前119 ~前2年)、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元代(公元1206~1368年)属丝绸之路的兴盛畅通时期;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初至6世纪后期)、5代及两宋(包括辽、金、夏、公元10世纪初至13世纪后半叶)及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0年)为丝绸之路的相对荒芜沉寂时期。这些时期尽管存在着某些短期复苏,但是总体上看,丝绸之路的作用大大降低。

 古丝路的兴起

公元前2世纪,为了打败称雄漠北、搔扰中原农耕居民的游牧王国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被匈奴人从河西赶走而定居在阿姆河一带的大月氏人。张骞出使西域,全面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地理情况。随后汉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使团的人数超过300人,张骞及其随行者到了大宛(费尔干那)、康居(以今塔什干为中心的游牧王国)、大月氏、安息(古代波斯帕提亚王国)、身毒(印度)等国。张骞的两次西行,打破了游牧民族对丝路贸易的垄断,使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王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关系,张骞等人带回的信息,使中国人首次对外部世界有了真知实见,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将其写入《史记.大宛传》和《汉书.西域传》,从此结束了我国古代对西方神话般的传闻认识。正因为张骞的这一创举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所以人们把张骞通西域一事形象地称之为“凿空”。

张骞西行的直接后果,是促使汉朝打败匈奴。然而,更为深远的影响是:从此,中西贸易的门户被打开了。史学家司马迁形容为致富而拥挤奔波的民情世态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仅出现了汉朝赴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的壮观景象,而且从西域来汉城的使者也络绎不绝。据《史记·大宛列传》载,赴西域的使者“一辈大者数百,小者百余人”;一年之中出使使团“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这些使团前往西域,“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这些人在出使时往往打着张骞的旗号,借以取得各国的信任:“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汉朝不仅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4郡,俗称河西4郡,还进而派兵远征葱岭以西的大宛,获得武帝梦寐以求的天马——汗血马。到了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控制了塔里木盆地。西域都护是汉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官吏,它的出现,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了繁荣和畅通的新阶段。汉初以来,西来的不仅仅有植物,还有罗马的玻璃器、西域的乐舞、杂技。到了东汉末年,史书记载:“灵帝(167~189年在位)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但是,经丝绸之路发生的贸易及其他联系,并不是持续的,经常受到中原战乱、西域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而中断。

 兴盛时代

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频仍,秩序混乱。作为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甚至二十多年没有太守,当地豪强大肆扩张,兼并土地,使小民无立锥之地,前来贸易的西域商胡也备受欺诈。这种状况直到仓慈出任敦煌太守(227~233年间)时才有了改观。在仓慈的管理下,豪强的兼并和勒索得到了很大抑制,并为西域商人前往内地买卖提供种种方便,也使得敦煌成为汉族与西域各族民众交往贸易的一个国际都会。

另外,不少大族和有文化的士人纷纷迁居河西以避战乱,这也极大地促使中西交往的通道河西走廊的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五凉王朝的先后建立,并集聚了大批人才。由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士人的存在,为本地区接受外来文化提供了知识的基础,也为向中原输送外来文化提供了方便。而且,不论是东晋五胡十六国,还是后来的南北朝,都不断有东往西去的使者旅行在丝绸之路上。比如,310年,天竺(印度)僧人佛图澄至洛阳;399年,东晋僧人法显等西行取经;437年,北魏遣董琬、高明等出使西域诸国;468年,北魏遣使韩羊皮出使波斯,与波斯使者俱还;518年,宋云与惠生自洛阳出发,西行取经;530年,波斯国遣使南朝;此外,还有大量没有留下名字和事迹的使者往来于东西各国。可见,在中原大动荡时代,丝绸之路仍然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并且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开始步入它的极盛时期。

隋朝统一南北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全盛时期。隋炀帝时,让黄门侍郎裴矩往来于张掖、敦煌之间,通过西域商胡,联络各国首领,总管贸易。从今天保存的裴矩撰写的《西域图记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丝绸之路通向东罗马、波斯、印度的情况。进入唐代,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疆域的更广阔开拓,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整合,使得唐王朝凝聚了极大的力量,生产发展,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并以博大的胸怀,大量接受外来文化,使之融会到中国文化的整体当中。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唐朝的势力不仅直接牢固控制了塔里木盆地的西域诸王国,而且成为天山以北、葱岭以西广大区域内各个王国的宗主国,并先后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立龟兹、疏勒、碎叶等4镇,后又设北庭都护府,镇守天山南北。且河西、西域均有重兵把守,丝路沿线遍设驿站。因此,中西往来更加畅通无阻,当时的文化交流也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纷纷传来,中亚、西亚的穿着、饮食等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都源源进入中原。

在文化交流方面,佛教进一步盛行的同时,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兴的伊斯兰教都在此时正式传入中国内地,沿着丝绸之路留存下来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龟兹的克孜尔、吐鲁番柏孜克里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武威天梯山、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等,这些石窟大多融会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它们连成一串宝珠,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如凉州,都纷纷呈现出国际都市的风貌。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借助唐朝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原文明也传入西方,深浅不等地影响了西方各国。

 古丝路的衰落

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衰落,吐蕃完全控制了西域,又夺走了河西和陇右地区。公元763年吐蕃一度攻陷京都长安。河西的汉族人长期深受吐蕃的暴虐统治,与西方贸易往来基本断绝。公元10世纪中叶以后,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处于敌对形势中,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又由于南宋建都于东南的杭州,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繁盛起来。所以,这一时期的丝路商贸不再拥有往日的兴旺繁荣。尽管商旅使节仍不时往返于土中,但总体势头渐趋冷清。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由于在不断西征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直接统治了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所以东西丝路又复建立,许多欧洲与西亚等国的使臣、商人、教士与旅行家相继前来。其中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最著名的一位。至明代,因为西北方退守嘉峪关长城一线,又因在郑和下西洋后,着力于东方海上交通,西北丝路商贸虽未中断,但地位已大不如前。到清代,特别是其后期,随着西北疆域中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斋桑泊以东与帕米尔等大片国土沦于沙俄帝国主义之手,加之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这条重要的西北陆上通道最终走向了萧条。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相互了解的一条通道,这条路把中国的国门向世界敞开,把一个繁荣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首先,是商品的交流。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制品流入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看成上等物品,当时的丝绸在罗马,价格堪比黄金,只有国王、贵族才能买得起,他们在重要场合穿丝绸衣服,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大帝穿过丝袍,还有埃及艳后也曾在公众场合穿着丝绸衣服,他们都把中国叫“丝国”。除了丝绸,中国还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又从西方运回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等。

第二,是文化的交流。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国社会繁荣阶段,那时的欧洲是罗马帝国时代还是奴隶制社会,他们相互了解了不同社会。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国家和地区,罗马文化影响了欧洲和地中海地区,这两大文明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所以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上是有非常大的意义,比新航路开辟早1500年。从张骞出使西域到甘英出使欧洲再到后来的郑和下西洋,中西交流越来越紧密,中国和欧洲友好往来。所以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物品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

第三,丝绸之路是技术的交流,也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西域古代的人大部分都靠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能力低下,农具简单,落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把汉族的铸铁、缫丝、灌溉等技术带过去,极大地促进了西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第四,是宗教的交流。我们都知道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历史上确有此事,只是不像神话里那么神奇,当时唐玄奘所传播的是佛教,这让丝绸之路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为了解决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受地形影响,前往西域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显著。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明中叶以后及清朝,由于朝廷屡次颁布禁海令,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受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等时代技术条件限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要弱于陆路丝绸之路,多数西方传入中国或中国传向西方的商品、技术及文化等大多是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发生的。

 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茶马古道,是一条起于现今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时期就已开发。它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今缅甸,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亚和西亚。(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