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溪源 本刊研究部、外交学院 图片提供|湖南国际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导读
●出海南太,对外援助助力农技湘军万里结缘
●实干兴农,辛勤耕耘日日新
●移风易俗,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岛民生活
●小岛种菜,“沧海一粟”尽显民心相通
●细致入微,精准施助“接地气”
●真诚相助,汗水浇灌友谊种子
“山峦重叠夹溪河,云雾弥漫藏古村”,在巍峨的雪峰与南岭之间,风起云动,凝露为雨,聚成涓涓细流,水声鸣佩,碧绿澄清,铺就千里湘江。那是湖南的母亲河,她蕴育着一方人文荟萃,一方山川秀美。湘江北去,直向洞庭,绕岳阳楼下,而入大江,奔腾1400余公里,终于汇入了波澜壮阔的大海。然而,此处仍非终点。湘水余波,眺望东南,穿越8000公里的浩瀚,直至海天一色的太平洋深处。在这片深蓝的海域,一万多个岛屿如珍珠般洒落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之上,在其中的汤加王国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一群来自三湘四水的农业专家正耕耘其间。
正是得益于中国政府提供的无偿农业技术援助,使居于华南腹地的湖湘子弟,与万里之外大洋之中的南太岛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二十年来,由湖南国际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中国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援汤加王国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持续向两国派遣了数十批次,上百人次技术专家,在当地传授和普及了果蔬种植、食用菌种植、生猪养殖、种禽繁养、沼气应用、“猪-沼-菜”生态循环清洁农业模式等先进技术。中国专家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了援汤、援密示范项目,收获了今日的生机片片。
⬆ 湖南国际工程公司刘晓锋总经理(图中左三)调研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项目技术推广成效
出海南太,对外援助助力农技湘军万里结缘
湖南国际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国际工程”)成立于1997年,是湖南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二级子公司。湖南国际工程是在整合原中国湖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公司”)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作为国际合作公司向实体化转型的承接平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的全资国有企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对外经济贸易企业。湖南国际工程的成立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援助项目探索向市场化运作转型并走向成熟的一个缩影。
根据公司总经理刘晓锋介绍,湖南国际工程目前的主要业务可大致分为三个板块,一是经营承担国家经援项目,二是国际劳务合作项目,三是依托经援基建工程带动的贸易项目,此外还涉及一些农技开发、转让与推广服务。在三个板块中,承担国家经援项目是主营业务,而目前该板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承担中国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与援汤加农业技术合作项目。
提起湖南国际工程与密克罗西尼亚联邦、汤加王国结缘的过程,刘晓锋总经理回忆了两段往事。中国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始于1998年。密联邦常年湿热,雨季漫长,土地贫瘠,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因此在援助工作开展前期,项目发展并不顺利。为解决这个难题,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馆向商务部申请,希望从国内农技队伍中挑选精兵强将,赴密联邦攻坚克难。在此背景下,湖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与农技强省,其农技专家队伍顺理成章地被上级部门所选中。很快,湖南国际工程组织选派的农技专家援助工作组赶赴密联邦。在迅速了解当地情况后,针对前期工作中突出反映的示范作物“只开花不结果”问题,专家们精准判断,应当是密联邦本地缺乏授粉媒介昆虫,且大雨连绵不利风媒授粉,从而导致不结果。为此,专家组采用人工授粉技术,当年就成功在当地首次培育出无籽西瓜、南瓜等瓜果蔬菜,引起热烈反响。湖南国际工程的专家们“临危受命”,最终“不辱使命”,进而开启了近二十年的农业援密征程。
援汤加王国项目的产生,则更体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动精神。最初,对汤加的农业援助,被包含在联合国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具体执行由湖南省农业厅牵头,从湖南选派了数十名专家常驻萨摩亚、汤加等南太平洋诸岛。当时的专家组组长眼光独到,深刻认识到了援助南太国家的意义,于是提出建议,在汤加设置中国农业援助项目,该建议很快得到上级部门采纳。鉴于湖南国际工程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项目上的优秀表现,商务部于是再次推荐该公司承担援汤加项目,并于2008年促成项目顺利落地。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专家组指导蔬菜种植示范户Reed B. Oliver进行西瓜授粉
实干兴农,辛勤耕耘日日新
刘晓锋总经理介绍道,目前中国援密克罗西尼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已开展至第十二期,本期时长为三年。援汤加项目则已开展至第六期,分为汤加主岛和瓦瓦乌岛两个子项目。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项目主要开展果蔬种植、生猪养殖与沼气应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援汤加项目主要开展畜牧业前端繁养,培育猪仔、鸡苗,推广鸡的林下养殖,示范和推广种植食用菌、火龙果、姜黄等高经济价值作物。此外驻汤加农业技术专家组还协助汤加政府开展了全国椰子种植情况普查,为其制定了《汤加椰子产业十年发展规划》。
经过近二十年的辛勤奋斗,湖南国际工程派赴两国的农技援助队伍,已经探索发展出了一套“内外一体、点面结合”的援助与示范体系。该体系以援外示范农场为主干,以二级示范户为枝叶,中国农技专家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在农场与示范户之间穿梭联动,实现农业技术与农用物资的传播与扩散,最终带动当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引导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乃至膳食结构的优化。
援外示范农场是中国农技援助专家组的主要工作基地,也是组员们的居住地。示范农场内,中国专家们培育作物、牲畜与家禽种苗,试种各类蔬菜水果,示范栽培及农机、农资使用技术。基地培育出的作物种苗,将会通过当地农业部门免费发放给本地农户。示范农场也是开展各类农技培训的重要依托。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示范农场与密克大学、波纳佩中心学校开展合作,为学校农学专业的学生们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农技培训还面向当地政府农业部门职员以及普通农户。根据专家组的观察,具有一定家庭种植基础的普通农户往往学习意愿最为强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也很高,不少农户在习得技术后很快改善了原有的种植和饲养模式,增收致富的效益非常明显。据刘晓锋总经理介绍,在本期援助计划中,专家组在汤加主岛将完成1100人次培训,瓦瓦乌岛为500人次,在密联邦,本期培训人数则为1100人次。
在示范农场之外,中国农技专家组还精心选择了二级示范户,作为农业技术在当地推广的标杆。在筛选二级示范户时,专家组一方面要考察其拥有土地、劳动力、资金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更为看重的是其是否具备改善家庭农业生产、依靠劳动致富的主动精神。一旦被选为示范户,中国专家们将会免费为其修建沼气池、蔬菜大棚、猪舍等基础设施,提供蔬菜种苗、肥料等农资,并常年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这一系列的支持,为示范户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巨大助力,中国专家们的时时走访,也使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示范户同样有义务向附近的其他农户展示先进农技的生产过程与成果,并为其他学习者提供指导。目前,中国农技专家们已经在两国成功建设了一百余个二级示范点,基本做到了一村一户,全面覆盖。
⬆ 项目瓦瓦乌农场中方示范区林下鸡饲养情况
移风易俗,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岛民生活
中国对汤加、密联邦的农业技术援助,不仅是在物质与科技层面对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支持,更是在思想与精神层面弘扬和传播数千年中华农耕文化所积累的精华。这种思想与文化上的交流,既改变提升了当地人民对于一些农作技艺的看法和认识,还在潜移默化中改良了当地人的膳食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生活理念。
与中国一样,汤加有较为悠久的生猪饲养历史。养猪的数量,是衡量一个汤加家庭财富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在中国农业技术援助专家到来之前,汤加人民的养猪方法和技术还停留在较为原始与落后的水平:生猪大多在林中散养,任由其自由觅食、排泄,农户通常仅提供发酵后的椰汁和果肉作为饲料,养殖效率低、污染大。中国农技专家为示范户们免费建设猪舍,教授他们圈养生猪技术,并引导他们种植树菠菜、红薯叶等作物作为饲料。一开始,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转变。因为圈养方式需要经常照看生猪,每日收割牧草,准备饲料,定期清理粪便,自然是比散养方式更为辛苦。但随着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优势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对新养殖方式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中国专家组带来的另一大改变,是优化了当地生猪的繁殖模式。在以前,每个当地的养猪户都必须自己饲养种公猪,动辄数百斤的种公猪饲料消耗很大,且非常难以管理,给养殖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农业援助项目组在当地各个社区建立了生猪人工授精站,不仅使农户节约了养殖成本,还能对养殖品种进行改良,从而使当地的生猪养殖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建设沼气池对于当地人民而言属于新生事物,而要真正用好这一清洁能源,还需帮助当地民众克服两个心理大关。一是克服以粪便等污秽物发酵产生的气体生火做饭、照明而产生的疑虑,二是克服对于使用发酵后剩余的沼渣作为肥料时所产生的卫生担忧。为了让两国百姓接受这些做法,中国农技专家们做了大量工作,不但亲身示范使用沼气做饭,邀请农户们品尝,还向当地政府提供了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使用农家肥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最终使当地官方与民间都充分接受了这些新做法,并纷纷开始效仿。
当初中国援助专家到达两国时,当地的领导人就曾指出“非传染性疾病”高发是困扰岛国人民的一大社会问题。这主要指的是由于当地饮食结构单一、饮食习惯不科学所造成的一系列疾病问题:当地民众极爱甜食,日常饮食中淀粉类食物、甜品、高糖碳酸饮料占比很大,食用鱼类肉类偏多而蔬菜较少且品种单一,这导致当地居民多发糖尿病、痛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农技专家们在引入了许多蔬菜水果品种后,发现当地民众对西瓜、火龙果等甜味水果非常欢迎,但对于丝瓜、冬瓜、韭菜以及一些绿叶菜接受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当地群众一是觉得这些蔬菜味道一般,没有明显的甜味,而更像“草”,二是不知如何烹饪这些瓜果蔬菜才能使其好吃。专家组深入群众,手把手教当地人烹饪与食用蔬菜,使他们发现味道寡淡的冬瓜与排骨一起炖煮,竟然鲜美异常,同时还清新爽口。其貌不扬,与青草无异的韭菜,在和鸡蛋一起烹炒后,却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渐渐地,许多民众将中国专家引种的蔬菜纳入了食谱,并学会了多道中国菜的做法,作为中华文明精华之一的农耕文化与饮食文化,也随着援助的春风一起,飞入了太平洋岛屿上的寻常百姓家。
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汤加王国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这种精神也被农业专家带到了当地,并不断感染带动着当地农户。由于气候炎热,且在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当地人的生活节奏普遍较慢,生活态度有时也比较随意,具体表现为有时会不太准时,做事不够细致。有些人会将这些表现武断地定义为“懒”,但中国专家们发现,很多农户并非致富意愿不强,而是缺乏帮助和引导。在农技指导过程中,只要遇到哪些积极求学,扎实肯干的农户,专家们就会格外加倍用心,努力使其付出得到应有回报,从而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汤加塔布岛上的一位农户,因为勤劳好学,成为了中国专家们的“得意门生”,在学会了养殖技术后,其养猪数量明显增多,已经颇有规模。为了助其获得充足的饲料,援助专家们又教会他种植饲料玉米、红薯叶等作物,并给他免费提供了脱粒机、粉碎机,使其能更高效地加工饲料。如今,该农户的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勤劳致富的美名也传遍十里八乡。
⬆ 沼气应用培训
小岛种菜,“沧海一粟”尽显民心相通
在几个位于太平洋深处的小岛上教人种菜,其意义或许会被不明就里的人所轻视,因为无论是从农业产量,还是从经济价值上看,小岛上几片菜地的产出,始终无法与千里沃野上的万顷良田相比,真可谓是沧海之于一粟。然而,南太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地缘位置,却赋予了农业技术援助更大的社会与外交意义,使其战略价值充分彰显。
2022年初,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的海底火山出现“百年一遇”的大规模喷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更严峻的是,由于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受到干扰和损坏,汤加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外空运与海运中断,这使得保障当地物资供给成为挑战。当此之时,中国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援外示范农场以及二级示范户产出的蔬菜和肉类,为稳定当地食品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重要价值也再一次为外方政府所认识。在汤加国王图普六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时,图普六世国王专门提到中方医疗专家和农业技术专家为汤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确保汤加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汤方对此表示感谢。
刘晓锋总经理还提及一个他引以为豪的案例。在湖南国际工程派出的专家团队接手密联邦项目后不久,项目组就接到了由当地使馆委托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的大洋科考船当时即将首次进行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3个月后将途经密联邦,进行靠岸补给,中国援密农业技术专家组需要在3个月内准备船上最需要的各类新鲜瓜果蔬菜。尽管当时条件简陋,但项目组的成员们都齐心协力,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新鲜物资的种植、采收与补给。湖南国际工程的援外团队,也因此得到了国家上级部门的书面表扬。
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在促进双方民心相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经过多年耕耘,中国援外农业技术专家们在当地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口碑,专家们用过硬的技术与真诚的汗水,帮助当地百姓用科技兴家,用勤劳致富,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许多专家都与当地农户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当中国专家们走在路上,都会有当地民众向他们热情问候,有时见专家们在搬运农资农具,都会主动上前帮忙运输。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原来不产西瓜,进口的西瓜价格高达3~4美元一磅。中国技术援助团队在当地试种无籽西瓜成功后,西瓜很快成为当地人赠送亲朋好友时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中国专家们外出办事或访友时,手提一个西瓜,往往会让主人喜笑颜开。在汤加,上至国王,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很敬重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每年的农业博览会上,国王都要亲自到中国农技援助项目的展台看一看,项目在图普学院建设的示范区从2017年起连续在农博会上被评选为蔬菜种植一等奖。
细致入微,精准施助“接地气”
对外援助是一项系统工程,怎样使援助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价值与效益,长期以来是许多国家政府与学者苦心钻研的议题。中国无偿援助汤加王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农业技术项目,就是以“小而美”路径实现高效援助的正面案例。之所以说这些项目“小”,是因为其项目金额确实无法与总价上亿乃至数十上百亿的大型工程相比,其内容也是在一些“小地方”,做种菜这件“小事”。但这些“小”项目却自有其妙处,把“小”项目做“美”,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同样能成大事。
精准施助,是湖南国际工程农业技术援外队伍取得出色成绩的一大窍门。在选择援助内容与援助对象方面,中国农业专家们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前期调研。这些调研所围绕的主题,就是“当地群众最需要什么”,“当地发展最缺乏什么”,“当地环境最适合什么”这几个朴素而关键的问题。猪-沼-菜”生态循环清洁农业模式的选择与建立,成功地抓住了当地社会发展的“痒处”和“痛点”。生猪养殖在当地本身就有较长历史,改善养殖方法,提高经济效益,符合当地民众的切身利益,便于被民众接受和推广。发展沼气直击燃料价格昂贵和养殖粪便污染严重两大问题,蔬菜瓜果种植既契合民众口味偏好,又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这些建设内容充分满足了当地社会需求,获得成功则更加顺理成章。二级示范户的选择也是经过精心规划,目的就是要选出那些既有改善扩大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基础,又有努力学习技术,通过勤劳致富的精神条件基础的优质农户,从而抓住“关键少数”,实现以点带面,使新技术新理念得到有效传播。这种从各方面精心挑选的“有准备之仗”,自然比“广撒胡椒面”、“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做法更为高效。这也是中国在自身发展经验中,特别是在新时期以来发起的脱贫攻坚战中,总结提炼出的一条宝贵经验。
全过程跟踪施助,是湖南国际工程选派的农业专家们在南太总结出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在农业技术援助的过程中,将各类新品种的作物种植出来固然重要,但这可能仅仅是援助全过程中“最容易”的一环。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强国,在农业技术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历史积淀,选派的农业专家也是各个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种好各类粮食蔬菜,建好各类农业设施,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最艰难的工作往往在土地之外,人心之中。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如何分销、怎么烹饪、做给谁吃?建设好的设施,怎么使用,如何维护,谁来修理?这些原本在国内时不太需要农技专家们考虑的问题,如今却是援助项目组需攻克的头等大事。沼气池建好后,如果一两年不清理,很容易就导致发酵池淤塞,使这个投资约十万元的重要设施废弃。中国农技专家们既忧心设施无法长久使用,又需要考虑清理沼气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此,专家们专门发明了一套无需人工下池挖淤,又能重复利用沼液的清淤设备,清理效率和安全性显著提升,此套设备还申请了国家专利。为了引导当地人民多吃蔬菜,项目组通过举办美食节、试吃会等活动,让老百姓接受并学会新作物的新吃法。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由于当地市场发展较为原始,没有固定和成熟的蔬菜与屠宰猪肉交易市场,蔬菜、猪肉分销渠道不畅,中国援助专家们正努力引导和帮助当地人建立规范的菜市场,使新鲜的蔬菜瓜果能顺利地从田间地头走向百姓餐桌。
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合适技术,也是中国专家们的重要心得。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俯下身来对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地调查,也需要放下高傲,谦虚谨慎地听取当地人民的意见。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推广沼气过程中,美国驻当地大使馆曾认为中国的技术并不怎么先进,于是从其国内带来了一批可用油桶焊接而成,所谓可在地表“简易安装”的沼气发酵装置,结果不但未能产气,还弄得污秽满地。以色列也曾为当地提供一款由PVC材料制成的沼气发酵袋,可直接放置在地面。此技术中国国内并非没有,中方专家前期也曾考察过应用该技术的可行性,但最终因为不适应当地情况而被否决。果不其然,这套沼气发酵袋因为内部清理非常不便,在使用了几回后就被废弃。当地官员访问中国时,曾受邀赴山东寿光参观当时最为先进的智能无土栽培,先进的技术固然让其叹服,但这位官员也无奈地指出,该大棚的耗电量,是电力匮乏的太平洋岛国所无法支撑的。可见,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固然重要,但真正要让项目落到实处,还需更“接地气”,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
真诚相助,汗水浇灌友谊种子
时光荏苒,距离中国农业专家首次赴密联邦、汤加等地开展无偿技术援助项目已有近二十载,这数千个日日夜夜,见证了中国援助工作者们不辞艰苦、舍家助人的艰苦奋斗历程。一座座现代化的示范农场,一家家使用中国技术而脱贫致富的当地农户,是中国援外人用国际主义精神浇灌凝结的生动丰碑,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天下大同”传统理想的具象体现。
中国的无偿农业技术援助,为受援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一位曾在汤加工作多年的中国外交官曾深情地回忆道,在建馆之初,汤加还很难买到日常所需的蔬菜。经过近二十年来的不断建设耕耘,如今汤加的蔬菜种植业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各种国内常见的蔬菜水果在汤加市面也都能买到,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农业技术援助项目组成员们的长期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