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军 邹昊飞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 肖金成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
导读
●“两廊一圈”概况
● 渝滇桂协同是推进“两廊一圈”建设的重要抓手
● 渝滇桂协同推进“两廊一圈”建设的重点任务
● 对策建议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越南期间,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双方宣布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中越双方签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框架对接的合作规划》。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中美战略博弈大背景下,越南高层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对接合作日渐积极,尤其重视对渝合作。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重庆对越合作的基础和优势,协同滇桂加强对越经济合作,辐射带动越南相关省份经济发展,助力保障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推动中越“两廊一圈”建设。
“两廊一圈”概况
“两廊一圈”的概念最早由时任越南总理潘文凯提出。2004年5月20日,越南总理潘文凯访华提出共建“两廊一圈”的提议。2004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访问越南,中越发表《联合公报》在两国政府经贸合作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专家组,积极探讨建设“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两廊一圈”)的可行性,合作范围包括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四个省区和越南的老街、谅山、广宁、河内、海防五个省市,总面积达86.9万平方公里。
“两廊一圈”与中国接壤的河江、谅山、高平、老街、莱州、奠边等北部六省是越南经济发展最薄弱的地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两廊一圈”与中国接壤的谅山省、老街省、莱州省、高平省、河江省、奠边省北部六省是越南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换算为人民币分别约为191亿元、186亿元、82亿元、72亿元、107亿元、55亿元,广宁省和河内市分别为856亿元和3861亿元,累计为5411亿元,为广西、云南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7222亿元和30021亿元的约20%和18%。
渝滇桂协同是推进“两廊一圈”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滇桂两地不断加强对越合作,持续推进“两廊一圈”建设,在合作机制、互联互通、人文交流、跨境贸易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限于自身产业结构、发展能级以及区位条件等影响,滇桂两省对越南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全面深入合作不够。将重庆纳入“两廊一圈”范围,能充分发挥重庆区位、通道、产业、创新等多方面优势,加快推动“两廊一圈”建设。
(一)有利于打造以渝滇桂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地区和以越南为牵引的东盟地区双循环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定位,充分体现了重庆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庆基础制造门类齐全,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和所有国防科技工业门类,正在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中心。越南是东盟十个国家中最强的国家,也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中东、非洲等地的最便捷途径。以重庆牵引带动我国西部地区,越南示范带动东盟地区,有利于形成渝滇桂与越南连点成线、由线及面的纺锤形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成为中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有利于统筹对越经贸往来和合作深化
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出口市场和贸易通道对越发展极为重要。滇桂两省对越贸易商品较为单一、贸易额占比总体较小,对越贸易增速波动较大。重庆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联结点,以重庆为枢纽联合滇桂共同推进“两廊一圈”建设,一方面可以为越南贸易出口提供覆盖我国西部地区的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为越南提供联接中亚、贯通欧洲的贸易大通道,将重庆打造为越南联通中欧、欧洲的陆路枢纽,同时也可为渝滇桂协同发展过境贸易提供良好的契机。
(三)有利于形成关键领域互惠互利合作发展的局面
一方面,越南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囿于自身发展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对相关领域基础技术、创新研发、人才资源等的外部需求较大。近年来,重庆创新能级持续增强,科技创新优势日益突出,协同滇桂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参与“两廊一圈”建设,将为越南经济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加快推进中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在中美战略博弈和美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我可以利用越南作为第三方窗口,开展我关键领域零部件进口以及部分产品出口,确保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渝滇桂协同推进“两廊一圈”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协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以滇桂为前端、重庆为后端,加快推动“前轻后重”产业链供应链梯度布局。一是加快以重庆为策源地的现代制造业跨区域跨境布局。发挥重庆全国制造业重镇优势,结合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靶向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核心环节在重庆的集聚度和竞争力,遵循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不断优化相关制造业中游环节在滇桂的战略布局,顺势将下游相关环节延展至越南,形成上下游呼应、区域间协同的产业联动新格局。二是强化电子信息跨区域跨境产业链建设。发挥重庆带动西部、经略中亚、辐射欧洲的超大市场规模和技术研发优势,强化电子信息跨区域跨境产业链双向布局,带动区域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打造电子信息全产业链闭环。三是做强做优产业协同载体。大力支持渝滇桂产业园区加强与越南关联园区结对,加快推进中越产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不断激活产业协同发展动力。
(二)协同推动高质量的经贸合作
一是持续优化进口越南商品结构。以越南为重要窗口,协同提升重点产业链重要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等相关产品第三方进口能力,做好重要产品的储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重庆为战略枢纽,增加对越南优质农产品、原材料的进口,满足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二是协同开拓越南和以越南为中转的第三方市场,加大机电、汽车、新能源、高新技术等产品的出口规模,满足越南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打造高附加值、多元化的对越贸易出口格局。三是共同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加强与越南在数字贸易、跨境旅游、文化创意、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三)协同开展全方位配套支持
一是持续提升通道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核心的国际铁路班列、跨境公路、跨境铁路以及铁公水空等多式联运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以“大通道+大口岸+高标准”为对接纽带,全面提升与越南“硬”“软”联通水平,持续提高重庆海关查验场地容量和能力。二是协同开展互设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支持渝滇桂与越南互设边境仓、海外仓、保税仓,实现双边商品便利汇聚、仓储、展销。三是共同创新“互联网+边贸跨境人民币结算”合作体系。加快互市贸易“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边贸企业和中越边民通过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对多币种资金进行收付结算和集中统一管理。探索中越银行合作新模式,开展边贸回款、跨境人民币购售、国际结算等业务合作。
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谋划设计
在中越对接上,主动加强与越南相关部门对接,积极推动两国政策制度规则衔接,确保“两廊一圈”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落到实处。在国内统筹上,建议国家层面制定《渝滇桂协同推进“两廊一圈”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两廊一圈”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总体目标、阶段工作、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在地方推动上,围绕《渝滇桂协同推进“两廊一圈”建设总体规划》,支持渝滇桂三地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研究出台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
(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一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委以及渝滇桂作为成员单位,共同设立“两廊一圈”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上下联动,推动相关领域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规划布局,确保上位政策及时实施落地。二是以渝滇桂为核心,吸纳西部地区相关省份,共同搭建渝滇桂协同推进“两廊一圈”建设对话平台,建立健全财税分成、园区共建、产业布局等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定期对合作中的重大关切和难点问题向上反馈。
(三)强化创新政策支持
一是推动重点领域政策突破和先行先试。加快中越区域金融市场开放合作,共同建设对越合作金融中心。加强服务贸易扩大开放、货物贸易自由便利、数字贸易规则衔接等基础研究,为协同推进“两廊一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等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实行以“境内关外”“非禁即入”“零关税、低关税、简税制”“既准入又准营”等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三是谋划一批高辨识度可视化合作项目。充分发挥重庆自身优势,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家域名顶级节点,探索实施中越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管理机制,促进中越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打造西部国际数据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