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助力苏丹本土制药

助力苏丹本土制药

助力苏丹本土制药

文 | 张梅    

编辑 | 杨海霞  

设计 | 姜灵枝  

制作 | 黄硕存  


导读:20年来,上海医药生产的药品在苏丹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苏丹赢得良好口碑。

● “上海医药”进入苏丹

市场开拓

标准与渠道

本土化经营

● 应对困难

 严军

上海 – 苏丹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直以来,在非洲多个国家,价格低廉的印度仿制药品一直充斥着进口药品市场,非洲人民也非常认可印度仿制药的质量。但在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人民却对中国制造的药品质量笃信不疑。在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产生呢?近日,在苏丹驻华使馆的盛情邀请下,《中国投资》杂志社派记者前往苏丹,特地走访了中国国有企业在苏丹唯一的制药合资公司——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医药”)。

“上海医药”进入苏丹

走进公司大门,一座座蓝白相间的厂房整齐地排列在厂区内,厂区内道路笔直,洁净。由于正值工作时间,厂区内只有两三名苏丹工人作员来往巡视,见到该公司来访,纷纷热情地对该公司说:“你好!”

⬆上海 – 苏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悦琳的带领下,该公司见到了公司总经理严军,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见到同胞,大家都感到非常亲切,经过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严经理兴奋地向该公司讲解上海医药在苏丹的成功与艰辛。

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1998年在苏丹建立,是上药控股与苏丹国营医药供应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企业,苏丹国营医药供应公司是隶属于苏丹卫生部的国家企业。作为在苏丹为数不多的中方控股企业之一,公司控股比例达55%。

严军向记者介绍,该公司主要的销售产品涵盖抗疟、抗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等40多个品规。药品全部在本地生产。企业只有8名中国员工,负责企业管理,制定发展战略,技术研发,其它环节,包括市场销售,质量管理,产品加工生产都由苏方人员承担,目前,该公司公司有111名苏方名工,均是在本地招募。

从企业收益来看,公司已实现年盈利收入上亿元,在苏丹22家药企排名中,位列第二。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厂房,扩大生产,同时,进行再投资。由于医药企业的特殊性,药厂一般每两年就要重新改造。今年,企业建厂20周年,该公司投入200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从而成为在苏丹22家药企设施最新最好的企业。20年来,上海医药生产的药品在苏丹未发生一起质量故事,赢得了苏丹人民的良好口碑。

1998年,公司决定在苏丹首都的喀土穆北喀工业区建厂时,这里还是大片荒地,工业区为吸引企业进驻,修建道路,构建生产与生活必须的供水,供电系统,如今,20年过去了,上海医药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制药工厂,并成为当地地标式建筑。当地公交车在此专设一站:“上海站”。

市场开拓

目前,苏丹医药及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中的25%来自国内生产,另外75%将近4亿美元的药品医疗器械需要从国外进口,市场需求旺盛。上海医药把国内先进的制药技术,生产工艺,带到苏丹,应对苏丹常见传染病,如疟疾,黄热病等。2015年,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产品,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是上海医药在苏丹生产的重点产品, 20年共售出4000万人份的抗疟药物。

目前,上海医药正在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研制开发特色新药,并积极推动新药上市,尽早服务于苏丹人民。

多年来,上海医药积极开拓苏丹及周边市场。目前,产品已覆盖苏丹16个州,4000多家客户,包括医院,诊所,医疗机构,现在, 在苏丹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上海医药生产的产品。

同时,在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厄立特立亚,乍得,中非,利比亚等周边国家,产品虽然还没有出口,但目前都存在边境贸易,他们很熟悉该公司的产品,今年该公司启动了产品对包括上述国家在内的周边国家出口的谈判,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非洲人民使用上海医药的产品。

标准与渠道

因为苏丹药品注册要求必须采用欧美标准,因此,上海医药的全部产品均采用欧美标准。以国内标准生产的产品在包括苏丹在内的规范注册国家都要进行申版或转版,或者标准转换,否则,只能作为保健品进入市场。

另外,在开发新药方面, 上海医药借鉴欧美思路,利用与全球排名前30位的医药公司合作,代理的优势,积极推广专利保护产品上市,由于苏丹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国际知名企业开发的新药可以在苏丹销售。

该公司销售的普通药品一直保持最低价格,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成为供应商采购,公立市场采购的合作方。由于公司合资方是苏丹唯一一家具有公立市场采购权利的国有机构,苏丹国家控股的医保社保,医院,军警系统,安全系统的所有药品机械采购必须经过这个企业。因此,为该公司的产品进入公立市场打通了渠道。

本土化经营

经过与苏丹公司的多年合作,公司在本土化运营方面也有一些心得。

严军说,该公司以提高当地制药水平,为苏丹培养制药行业人才为使命,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每年保证20人以上的短期本科毕业生培训,员工每年两次培训相关法规以及生产技能。在职专业培训由合资方送到机构培训,年均不低于200人次。并且资助苏丹员工进入大学深造,完成硕士,博士学历。

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一直遵循家文化管理。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方面尽力让员工满意,健全企业制度,完善医保,社保申报,多种福利保障,班车接送上下班,安排工作餐。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丰富团队活动,每年举办足球比赛,厂区运动会,每年开斋节举办员工聚会。领导主动登门拜访员工家庭,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在企业内部,把苏方员工看作一家人,并为保证员工职务提升通道畅通。如,有一位苏丹员工,进厂时作零杂工,经过自己努力,目前,已担任公司财务。还有一位员工,进厂时是高中学历的实习生,公司送他进入大学学习,现在担任公司质量经理。

严军告诉记者,公司具体生产安排,由苏方人员承担。特别是员工劳动纪律方面,该公司聘请当地人负责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干部与员工之间的摩擦,冲突。员工易于接受管理,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苏丹合资方是一家具有职业理念,高度敬业心,国家使命感的企业,因此,多年来,双方在管理理念,未来发展方面思想相对统一,因此,公司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期,合作三期项目已开始启动。

严军兴奋地说,中方团队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着苏丹员工,他们也渐渐改变工作作风,所以,越来越多的重要工作都交给苏方员工承担。由于公司业务稳定,员工工作安心,薪资丰厚,现在在职超过5年-15年的员工比例接近80%。 

应对困难

谈到企业面临的困难,严军感慨的说,苏丹经济形势不稳定,通胀率较高,每年超过100%,今年超过60%。货币贬值较严重,对投资产生一些影响。另外,政府出台政策变动较大,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阻碍。

那么,企业在苏丹有哪些竞争对手呢?严军向记者一一列举。

苏丹药品市场上的进口药大多数来自中东、南亚国家为主。其中,仿制药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包括约旦,沙特,阿联酋,埃及为主的中东,北非国家,中国企业很少。在周边国家药品市场上,印度药独占天下。苏丹共有22家药企,其中有16家目前正常运营,盈利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只有5家,与上海医药同等规模的有2家。由于存在市场竞争,因此,该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与当地存在竞争的产品基本不生产,主要生产有技术难度的国际药品,特别是为苏丹生产进口药替代产品。企业进口原料,聘请当地员工,为所在国创造就业岗位,推动苏丹国家医药产业发展,并节约外汇出口。这也正迎合了苏丹发展本土医药产业,减少对国际药口进口依赖的愿望,因此,赢得苏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医药产业的高度赞赏。

最后,谈到苏丹的生活,这位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向记者讲述,来苏丹已经六年了,为了推广产品,已走遍苏丹绝大部分地区。休息日除了到苏丹员工家庭拜访,参加中方活动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里加班。该公司这里的8位中方员工都是这样度过休息日。作为中方员工,该公司认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中国企业形象添彩。 

⬆公司总经理严军(左二)与到访记者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