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北京峰会开启的新格局

北京峰会开启的新格局

北京峰会开启的新格局

   文 | 智宇琛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南非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编辑 | 杨海霞 

导读:

在中国全方位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和非洲加速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中非将共同构建优势互补、面向全球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

●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中非投资合作趋势

“一带一路”建设下中非“三大通道”建设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标志着我国对非投资新时代的来临。从习近平主席的大会发言、峰会通过的《北京宣言》以及《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所表达的中非合作战略方向、措施和政策来看,中国与非洲在面对全球经济重大变局时,选择了共同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我国国内市场对非洲开放程度更高并成为对非投资新的驱动力;在中国全方位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和非洲加速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中非将共同构建优势互补、面向全球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中非投资合作趋势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非经贸合作大致走过了“援建、贸易、投资”三个阶段。在对非援建奠定中非良好关系后,中非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其中能源矿产的合作开发有了长足进步,进而推动中国对非投资增加。尤其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后,随着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深入和我国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以基建为代表的对非投资大量增加,从而形成了我国对非投资领域基建、能矿、金融“三强鼎立”的格局。

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重要背景之一,是我国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所采取的全方位开放措施。所谓“全方位开放”,在开放对象上不仅面向欧美发达国家,也同时面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开放领域方面,则是在进一步开放国内商品市场的同时,也加大了服务业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开放力度。在此大背景下,此次北京峰会在促进我国对非投资合作方面出台了很多新的措施,包括“双博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助力非洲出口、市场开放与对接促进产能合作、共同规划提高合作发展水平、多重金融支持保障经贸合作、更关注非洲发展多样化和创新需求,等等。

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意味着我国的市场、技术、资本等要素将在对外经济合作、整合全球资源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和投资者在开展对非合作时,应更多地具有国际视野、着眼全球格局。

将更加关注非洲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非洲国家国内市场规模普遍偏小,生产制造的投资环境不够理想,再加上我国国内制造业成本较低、规模巨大,我国中低端制造业对非投资的规模和速度需要循渐进地提高,“非洲制造”的工业品进入我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需要较长时间。然而,除了资源类产品外,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农作物产业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这种国际竞争力经过上百年时间逐渐培养形成,基础条件非常不错。在我国开放国内市场后,非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仅能够扩大海外销售规模,还能够促进我国资本、技术与非洲的优势禀赋资源进一步结合,从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将更加关注中非基础设施合作与产能合作的有机结合。在“两优”贷款等金融机制支持下,凭借我国企业在国内大规模基建中形成的技术和能力,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关于中非基建合作转型升级的方向性问题,北京峰会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双方将秉持集约发展理念,以项目经济社会效益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良好治理等领域互利合作,保持非洲有关国家债务可持续性。中方支持中国企业利用先进的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等帮助非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互联互通”。这也意味着,今后中非在基础设施运营方面的合作将逐步增加,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运营和发展将更加受到重视。

将更加关注中非服务业合作。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同,非洲很多国家的服务业并不先进,但在其国民经济中却占据很大比重,尤其旅游、金融、物流等行业较为突出。因此,中非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更多表现为中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输出。本次北京峰会,在旅游业方面推出了签证便利化、旅游资讯交流、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合作等措施,在金融业方面推出开放中国债券市场、加强各种形式的金融合作等举措,同时还推出加强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举措,其主旨和用意,都在于培育和发展与中非经贸合作相配套的服务业合作体系和机制。

“一带一路”建设下中非“三大通道”建设

非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某种程度而言,中非合作的经验、模式等对“一带一路”建设也非常重要。本次北京峰会后,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互动和结合将更为紧密,中非共同构建的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三大通道”有望加快成型。

中非“国际产业链通道”。“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也是中国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与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对接和整合的过程。纵观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在起飞过程中的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以本国资本、技术为纽带构建国际产业链体系至关重要。我国企业在对非投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我国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基建企业在有关金融机构支持下,会增加“投建营”一体化的交通、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这就构成了产业链体系的骨干架构,其它企业可以此为基础围绕主产业链条形成分工配套的产业链体系。根据面向市场的不同,可以分为面向非洲国家本地市场、区域市场、中国市场、“一带一路”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的不同产业链体系。以我国资本和技术纽带,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力,将可形成分工合作、规模可观的国际产业链大通道,并推动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营。

中非“金融外汇通道”。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框架下,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并将对中非合作提供保障。其中,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等主要支持中非产能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主要支持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本次峰会还宣布设立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基金,以及提供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和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等。此外,《北京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继续加强本币结算合作,扩大本币在双边贸易和投融资中的使用,支持非洲人民币清算行业务发展。中方欢迎非洲主权、多边机构、金融机构等在中国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券,愿为此提供便利,助力非洲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多元化,提高非方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便利性”等措施,将有利于逐步解决很多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问题。

中非“信息资讯通道”。在信息时代,无论是中非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形成,还是中非产业产能合作等等,信息和资讯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行动计划》中表达了“双方认识到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鼓励企业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政策导向,并提出了双方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新兴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的计划。此外,以科技创业投资为驱动,中非之间将逐步形成覆盖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民生服务、信息服务等多业态、多层次的信息资讯通道,并支撑对非洲市场、营销、供应链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