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四川坚持以开放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发展模式、增强运营效能、提升品牌形象,助力四川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质效
●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切实维护中欧班列持久生命力
●坚持以班列为纽带,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坚持以开放为引领,积极推动中欧班列更高质量发展
2013年4月26日,四川正式开通成都至欧洲(波兰罗兹)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命名为“蓉欧快铁”。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成都成为8个首发地之一,中欧班列(成都)首达欧洲(波兰)。经过8年多的快速健康发展,中欧班列(成都)已成为四川连接欧洲、联通世界的重要经济纽带,为四川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增添了新动能。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质效
四川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着力创新班列产品、拓展开行规模、打造运营品质,中欧班列(成都)实现了从单向开行到双向开行、从“点到点”向“枢纽到枢纽”转变,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开行数量迅猛增长。年开行量从2013年的31列增至2020年的2440列,年均增长86.6%,较全国高1.5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4月已累计开行超过8000列,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东向铁海联运班列实现新突破,四川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超过13000列。
运营质量大幅提升。目前已基本实现“去一回一”往返均衡运行,回程/去程比从2013年0%增加到2020年130.6%。综合重箱率持续提高,从2013年的37.6%增至2020年的96.3%,其中去程班列全部重箱,回程班列从无到有,回程重箱率由2015年的12.1%提升到2020年的93.2%。
货源品类不断丰富。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展到汽车、机械、食品、饮料、服帽、日化、木材、医药等40多个品类,涵盖了沿线国家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截至2020年底累计发运货量354.3万吨、年均增长131%,累计货值达326亿美元、年均增长103%。
覆盖范围快速拓展。从最初的单一国际物流运输通道,发展为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海铁联运通道的“7+5”整体班列线路网络,通达32个国家61个境外城市,境内联通上海、深圳、广州等20多个城市,为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便利提供了保障。
⬆ 成都国际铁路港全景
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切实维护中欧班列持久生命力
四川立足自身实际,聚焦重点创新突破,着力强枢纽、畅通道、建机制、优模式、创规则,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中欧班列路径。
着力提升核心枢纽能级。强化成都铁路枢纽中心支撑,集聚铁路货站、物流基地、国际口岸、保税区、开发区、临港产业园、商贸集聚区等多平台无缝衔接,建立成都国际铁路港。实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陆港型物流枢纽,着力构建“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优化提升铁路口岸,建成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国际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及汽车整车、肉类、粮食等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打造“智慧陆港”,构建 “一窗式”公共信息平台,推动海关、铁路、场站、班列等数据互联互通无缝监管。
加快构建“亚蓉欧”通道体系。围绕“陆海联运枢纽”建设,加快打造“多通道跨境、多口岸过境”的国际班列大通道。西向坚持稳主线、增支线,创新“欧洲通”模式,以马拉舍维奇、波兹南为主枢纽拓展欧洲纵深网络,稳定运行罗兹、纽伦堡、蒂尔堡三大主线,联合鹿特丹打通跨大西洋海铁联运通道。南向坚持多点布局、陆海并举,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成都)全面对接,稳定运行“蓉欧+”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开通东盟各国至欧洲的跨洲际全程铁路通道。北向坚持以莫斯科和明斯克为主线,形成以公共班列为主、按需定制班列为辅的线路开行结构。东向坚持国际国内两张网互补,提升班列对日韩及泛太平洋地区辐射作用。
积极创新运营组织模式。全国首创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实现海外货运全程物流成本下降5%—10%。率先试点宽轨段“三并二”集并运输,有效节约了运力资源和运输成本。率先开展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预计可为中欧班列(成都)客户减税超千万元。常态化开行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样化班列,推动“班列+经贸”融合发展。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联合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对外宣传推广品牌。建立全国首个基于中欧班列服务的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大厅,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行服务平台,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
不断深化“一单制”改革实践。依托中欧班列创新开展“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在全国率先试点签发统一标准、具备物权凭证性质的多式联运提单,推出“银担联合”“银保联合”等融资模式,实现了“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全程控货、金融创新”,累计签发提单超7500单,融资金额超5亿元。启用全国首个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中欧e单通”,联通阿布扎比、华沙、法兰克福、东京、金边等金融关联点位,带动跨境融资超4000万美元。
扎实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示范。依托发达的空中及陆上综合交通网络,发挥中欧班列贯通欧亚、连接全球的通道优势,设立成都“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推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国际多式联运体系。推动“铁水公空邮”综合运输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铁空、铁公、铁水、公水精品联运线路,不断拓展“蓉欧+泸州港”公铁水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成都—武汉(上海)铁水联运班列,加快形成衔接国际、跨越洲际、连接省际、融汇省内的四级联运网络。
坚持以班列为纽带,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四川着力构建联通欧洲大陆最快捷、安全、稳定的中欧班列大通道,实现以通道带动贸易、联通民心、集聚产业、深化合作,加速了全球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川汇集运用和转移转化。
拓展了全球供应链服务。中欧班列(成都)已初步构建起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供应链和产业供应链,推动联想、TCL、戴尔等电子企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产能,由规模化生产向定制化生产转型;推动沃尔沃、东风神龙等汽车制造企业优化供应链组织模式,更好融入全球产业分工,2020年带动四川造汽车出口超100亿元。有效发挥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安全高效的优势,稳定了60余家“直客班列” 企业国际供应链,其中TCL、戴尔、联想三大直客2020年发运量同比增长10%。
促进了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推动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平台、保税平台、自贸试验区等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欧洲货源,构建德国、波兰、俄罗斯、荷兰四大欧洲货源集散地,带动境外牛肉、羊肉、葡萄酒等优质商品源源不断“走进来”。推动国内优势产品、特色商品“走出去”,全国31个省(市、区)超过1万家企业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开展国际贸易,省内一大批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实现出口。2020年,四川进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增长19%,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2454.9亿元、增长24%,对欧盟进出口额1528.9亿元、增长27.4%。
推动了适铁适欧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建设“一带一路”大港区和欧洲产业城,集成引进中远海运、顺丰、盒马鲜生、苏宁云商等重大物流项目160余个,利洁时、赤道等贸易龙头企业43户,中储股份、易商、安能等供应链管理企业前50强的三分之二,中介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1015家,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货运配送—专业服务”全链条适铁适欧产业生态圈。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入驻企业已从最早的6家发展到过万家,进出港货值从2017年的57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7亿元,有效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深了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以中欧班列为纽带促进平台搭建、人文交流、文化互鉴。先后举办“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蓉欧+”中欧班列(成都)国际高峰论坛、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会议等重大活动。联合跨欧亚国际运输协调委员会、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组织有关方面共同成立中欧班列供应链联盟。联合中白产业园、罗兹产业园、中马产业园等共同组建“一带一路”产业园区联盟。推动波兰、捷克、奥地利等沿线国家在蓉设立总领事馆,四川与罗兹省、成都与罗兹市建立友好城市,成都与米兰、杜伊斯堡、纽伦堡、蒂尔堡等8个班列节点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成投用亚蓉欧国家馆,签约落地33个国家(商品)馆。打造中国—欧洲中心,吸引17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和企业入驻,成为我国对欧合作的重要平台。
⬆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坚持以开放为引领,积极推动中欧班列更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四川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发展模式、增强运营效能、提升品牌形象,助力四川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优化班列网络布局。坚持四向拓展,向西加快开辟成都经加里宁格勒至英国、成都经新罗西斯克辐射黑海区域等新线路,强化中欧班列对北欧、南欧地区的辐射能力。向南谋划布局中老铁路直达班列,实时开通成都直达老挝万象国际专列,启动泛亚中线市场开发。向东联合上海港、山东港、宁波港等港口,加快建设“蓉欧+日韩”海铁联运大通道。向北加大木材、纸浆、肉类、整车等运贸一体化班列开行力度,形成以“亚蓉欧”为主通道的全球物流配送体系。
完善市场化运营模式。引进国际物流企业、货代企业等参与线路运营,推动班列运营平台向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国际供应链服务集成商转变。促进中欧班列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积极打造数字班列,提升班列专业化、精细化运营水平。大力推动集拼集运模式常态化,全面实施“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通关模式改革。进一步创新“欧洲通”模式,完善“蓉欧+”班列基地,加大汽车整车、特色产品、市场采购贸易等定制化班列开行组织力度。
探索陆上贸易新规则。深化“一单制”改革实践,探索创设以国际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单证规则,推进联运单证一体化和物权化。创新基于铁路运单的多种金融模式,探索“一单制”+银保联合/银担联合/供应链金融平台公司等融资增信模式,推进铁路区块链、银行区块链“双链融合”,推广 “中欧e单通”。创新多式联运规则标准,健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推动跨境运输标准规范与国际运输规则对接。
打造特色枢纽经济。推动运贸产城港一体化,着力引进跨境、冷链、保税、电商等专业物流企业,打造港区专业化物流集群。加快发展电商物流业,积极发展保税加工、维修、融资租赁、检测认证和展示交易等业务,推动先进材料、新能源、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等适铁适欧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打造木材、粮油等资源型农副产品进口集散中心,有色金属矿产品等能源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葡萄酒等特色消费品进口展销中心。
编辑 | 张梅
设计 |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