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设施农业里的产业工人

设施农业里的产业工人


3月封面
文章

现代农业需要管理大师
● 现代农业需要管理大师  / 周格非
● 一位“白领”的“蓝领”事业——对话利农集团创始人兼CEO马承榕  / 王嘉梁 陈逸实 鲁志远 邢耀
● 降低成本与抓住市场:农业生产“工业化”——专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  / 夏一祎 陈贤婕
● 设施农业里的产业工人  / 赵安晴 李尚仪 李奕哲
● 天时地利助力福建蔬菜产业发展有为  / 宫宇晴 田蕗

● “地气”带来“底气”: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特色路径   / 唐晓阳

文|本刊研究部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赵安晴  李尚仪  李奕哲

导读

在农业用工难的大背景下,利农集团所采用的半机械化与规范化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对于农业技术从业者和农民工人来说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技术人员:“利农是农业技术和管理的大学校”

农民工人:从田地走进企业

设施农业与产业工人的未来

 

 


⬆  利农种植基地

在利农集团蔬菜大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绝大部分都是务农或从事设施农业技术出身。他们从自己的田地走进利农基地,从家庭耕作的农民成为了设施农业中的产业工人。目前,利农集团在福建省和广东省设有种植基地,公司技术人员有86人,工人约2200人。在全部工人中,女工约占总人数的80%,本地人约占60%,另有来自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外省工人。采用半机械化的种植模式,利农集团重大的成本之一就在于人力成本,因此利农用高效的种植管理形式以减少人力成本。与此同时,本地和外地的农民进入利农成为产业工人,提升了他们的收入和生活稳定程度,生产生活质量较家庭耕作都有所提高。


⬆  负责“去窟窿”的工人

 

技术人员:“利农是农业技术和管理的大学校”

目前,利农集团在福建和广东种植基地共有86位技术人员,他们主要从事育苗、水培和土培种植技术的升级迭代等工作,为利农集团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在加入利农之前,他们中的有些人自己在家务农,有些人在其他小型私营农业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已经积攒了一定的农业技术经验和知识。他们经朋友推荐,或是自己主动希望学习更新的种植技术,选择来到当时刚刚组建但初具规模的利农。在利农工作期间,技术人员需要与管理层一起研究最新的设施技术,选择性价比高且适合利农种植模式的设施和机械,或者自制需要的土培和水培器具和机械。同时,技术人员还参与到日常种植过程中,他们需要每天关注蔬菜大棚里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在水培蔬菜大棚中,技术人员的重要工作就是关注营养液的关键指数,如酸碱度、含氧量等,根据蔬菜生长的状态,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比,并控制供水节奏等。

很多技术人员已经在利农工作十余年,他们有些在利农刚建立时加入,有些在利农初具规模时加入。在这十余年中,设施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种植环境、种植技术上的变化,而各位技术人员也在这十余年里与利农一起进步,在推动种植技术更新换代的同时,自己也成长于这所农业技术和管理的大学校。

《中国投资》:加入利农后您在工作上感受到什么变化?

赵振文(利农基地技术总监):原先自己从事的农业技术基本一成不变,对技术进步和个人发展都没有很大提高;加入利农后,作为技术人员得以参与到利农种植技术的更新和改进中,有较大的个人工作满足感,业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中国投资》:那您的提升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呢?

赵振文:利农可以吸引到全国各地的专家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建议,这使得我可以跟进全国农业技术的最新变化,在工作方式中学会应变,并习惯变化

技术人员作为利农发展的中坚力量,也见证了十余年来利农集团在大棚建设、种植技术和育苗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变化。创建之初,利农受限于技术原因,只能采用露天栽培蔬菜的办法,蔬菜产量受到当年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和台风都会增加种植难度,甚至完全摧毁蔬菜,使得产品很难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种植环境成为利农在技术上的第一个瓶颈。后来,利农又先后尝试了竹棚和钢架棚,但都因为维修和更换成本过高而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了解决大棚问题,利农在种植基地进行了自主实验,尝试了以水泥和钢管为主要建材的大棚设计方式,可以抵御高等级的台风。

蔬菜大棚的问题解决后,利农技术团队开始着手优化种植流程和技术。利农种植流程的整体思路是流程化、规模化种植。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利农技术人员将原先的人工撒播改为设施与人力相结合的点播。传统人工撒播会导致种子在土地里分布不均匀,还需要继续清理田陇之间的蔬菜苗,影响蔬菜产量的同时增加了人工成本压力。为了让播种流程更加合理,技术人员自制了打孔器,在田陇上打出种植的坑位,再由工人将种子放进坑位,减少了后续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蔬菜也得到了充分的生长空间,点播让每亩土地的产量有了两倍的增长。由此,利农的土培大棚里形成了“打孔—点种—捡收”的种植流程,配合铺设管道实施滴灌的水肥一体化和防虫工作,形成了流程化的规模种植。在捡收环节,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的观察和实验,还对工人的捡收工序进行规范,优化了采收中的低效动作,提高了采收速度。

无土栽培是利农在种植技术上的另一个探索。当前利农采取的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分为水培和椰糠栽培。在技术人员看来,无土栽培最重要的优势在于解决了蔬菜根部病害的问题。土壤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例如福建所在的丘陵地带,每一块土地的含肥量包括养分都不一样,难以按照国家统一的指导使用测土配方施肥。而无土栽培则可以从零开始,直接实现养分的最佳配比,以椰糠或水培为载体,确定所需的营养元素后便可以编辑作物的成长环境。与此同时,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往土培的种植需要犁地等工序,还需要工人长时间弯腰曲背,劳动强度较大;而无土栽培则减少了种植工序,且减少了对劳动者身体的损害,让一般女工都可以参与种植。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加入利农使他们的个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之前在家乡务农的农民来说,利农的工作让他们的收入更加稳定,在收入上也有了成倍的提高。同时,在这种规模化、专业化的设施农业企业工作,技术人员可以有机会向全国的优秀专家学习,掌握领先技术,同时参与到一线技术创新和种植管理过程中,因此对自身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都有较大提高,也带来职业成就满足感。十余年里,也有员工选择离开利农,或加入其他农业公司,或选择自己创业。但是经过利农历练的员工,即使在离开利农后仍在就业市场受到欢迎,在利农收获的技术和经验已经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财富。

 


⬆  选摘称

农民工人:从田地走进企业

在利农集团福建省和广东省的种植基地中,约有2200名工人从事种植、蔬菜包装等工作,其中80%是女工,60%是本地人,还有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外地农民或工人。对于外地工人,利农提供住宿和日常饮食。外地工人中的一部分来自当地的贫困地区,而如今利农已经与贵州等地的贫困地区建立了较深的联系,承接了一些当地的农民来到利农务工。一般来说,本地农民工以女性为主,她们的丈夫都外出打工,留下小孩和老人在家务农。他们由于家住在利农基地附近或听朋友推荐来到利农。而外地工人有些人是务农出身,有些人则是在外打工,在听说利农提供工作机会后来到福建、加入利农。

《中国投资》:请问您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利农?

谢素云(利农工人):我家住在附近,只有十五分钟的电动车车程。

《中国投资》:那您为什么加入利农呢?

谢素云:因为以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就没出去打工,现在离家近,可以做点工作。

《中国投资》:请问您上岗前有经过培训吗?

谢素云:有师父来培训我们。

《中国投资》:那您觉得培训内容对您来说很难吗?

谢素云:不是很难,样样事情都有师父来带。

自创建以来,利农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在培养和管理农民工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利农的种植技术和机械设施使用都遵循着让技术适应人的原则,而不盲目追求让农民工学习复杂机械和繁琐种植技术。在水培大棚中,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简化,使用最简单的种植器械和最简单的种植流程,将水培蔬菜的整个生长过程所用的人力工作归纳为“丢窟窿(移栽)—采收—清园”三个步骤。经过简单的培训,农民工可以在没有水培种植经验的基础上轻松学会种植,并日益熟练。在土培大棚里,技术人员同样经过反复试验,将种植方式简化,也将种植流程进行动作规范,所有种植工人皆遵循相同的种植规范。以种上海青为例,水培大棚中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移栽1.5-2亩,采收1500-2000斤;土培大棚中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定植0.7-1亩,可采收1100-1500斤。因此,利农的农民工来到利农后,不需要过多地与先进技术和种植方式磨合,就可以顺利参与到公司的生产中,并迅速成长为熟练工人。

农民工人的收入与他们的种植熟练程度息息相关,简单易上手的种植方式意味着更高的种植效率和更高的产量,对于以工作量定薪的农民工来说,则是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以种上海青为例,水培大棚中的工人每移栽一亩收入150元,采收每斤收入0.15元;而土培大棚中的工人定植每亩300元,采收每斤0.2元。按照青壮年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量,每天八至九小时的工作时间,可以有200元以上的日收入,每月平均收入一般在6000元左右,女性工人的收入则在每月平均4000-5000元之间。对于劳动效率相对较慢的60岁以上大龄农民工,也能按照工作量保证每天120-130元的收入。相较于自己在家务农,农民工们的劳动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农民在家务农时,需要自己包办所有种植工作,从犁地、播种,到自己取水浇灌作物,工作繁杂且缺少机器帮助。进入利农后,种植工序减少很多,还能在机器的帮助下进行移栽定植和浇灌的工作。

 


⬆  包装工人

设施农业与产业工人的未来

总体来说,利农集团作为设施农业的代表企业,与其他农业企业一样,在农业用工和技术革新上面临着一样的困境。目前,利农的管理层、技术管理层和一线工人基本由“70后”构成,缺少年轻的血液和创新的思想。行业人才缺乏的背景,是年轻人不愿参与到农业的技术创新或一线工作中。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工作需要不少体力劳动,而薪资待遇相较其他产业并不占优势;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在有了更多职业选择后,认为农业是一个没有前景、社会地位较低的行业,因此不会选择从事农业。

在农业用工难的大背景下,利农集团所采用的半机械化与规范化种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对于农业技术从业者和农民工人来说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第一,利农集团自创建以来就走在行业的前列,在大棚建设、种植技术、无土栽培和规范化管理上,利农都追求着成本和技术的最优化。十余年来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变化,让利农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都走在行业前列。与此同时,利农并没有盲目追求最新的技术和繁琐的种植流程,而是采用员工可以适应和参与的技术和种植模式,这让它始终能与自己的员工形成良性互利,并控制技术和设备成本。第二,利农的管理机制提高了劳动效率,多劳多得的薪资计算方式使得工人更有主观能动性。目前,利农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溯源系统,这对企业生产的内部管理也有较大的辅助作用。管理人员不需要一直在大棚中监督生产,而是可以通过溯源系统了解大棚内的生产情况。同时,多劳多得的薪资计算方式也保证了农民工的劳动效率,也使得他们的收入维持在行业内较好的水平。

展望未来,我们依旧期待着利农集团探索出企业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之间关系的更多种可能。在访谈中,利农董事长提到,未来利农可能会尝试与员工之间建立合伙人关系。目前,利农的技术管理人员中不乏跟随企业十余年的老员工,如何保持他们与企业的粘性,以及激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和创新价值,是利农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合伙人制可以被视为当前利农发展阶段上一个可行的发展和管理方式,通过使优秀的员工成为股东,来激励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利农集团得以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合伙人制带来的风险也是集团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的。对于一般技术人员和工人来说,他们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导致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也使得他们难以理解合伙人制度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融入公司管理之中。但是总体来说,尽管存在风险,合伙人制仍然是利农集团在实现强大自身和未来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广的道路上,可以参照的企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