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职业教育是产业更是事业——专访尼日尔汇才学院院长张娜

职业教育是产业更是事业——专访尼日尔汇才学院院长张娜


4月封面
文章

以人为本的中非职业教育合作
● 以人为本的中非职业教育合作  / 唐溪源
● 职业教育赴非办学的可持续方案——专访恒华职业技术学院总经理、院长范孜轶 / 李雅温
● 职业教育是产业更是事业——专访尼日尔汇才学院院长张娜  / 李雅温
● 卢旺达“中文+ 职业技能”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 / 曾广煜

文|本刊研究部  李雅温

导读

“对于有志于投资非洲职业教育事业的创业者,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是以单纯获取利润为目的而投资,那么最好不要投资这个行业。创业者既需要有情怀支撑,又需要有资金储备,最好是能够与大型项目相配套,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从2015年起,张娜女士就在尼日尔创办了以语言和文化推广为主导课程的汇才学院。经过多年的磨砺与坚持,汇才学院于2021年获得了尼日尔高等教育部批准的本科教学资质,主攻石化工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非洲第一所由华人女性创建的高等本科院校。长期的历练与思考,让张娜女士对于非洲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 张娜女士在尼亚美大学教授中文课程

 

《中国投资》:请您介绍一下汇才学院的创办历程?

张娜:2006年,我刚来到尼日尔时,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当地一所有军队背景的精英化中学担任初中学生的汉语老师,这是一段令我感到充实与快乐的时光,也燃起了我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尽管后来我又从事了贸易、旅游、酒店等多项事业,但教育所带来的成就感与使命感始终令我念念不忘。终于,在2015年,我从自己多年经商的积累中拿出资金,创办了汇才学院。

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尼日尔,汇才学院是当地第一个汉语言培训和托管中心,具有很强的开创意义。从一开始,汉语教学就是汇才学院的重要授课内容和价值依托。除了单纯的院内中文学习课程,汇才学院曾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其员工开设汉语培训班。同时,汇才学院还与尼亚美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为该校医学院和自然科学学院提供中文教学课程。尽管或是出于无意,但汇才学院的中文教学,很早就与职业技术学习与运用产生了联系,我们教授的中文课程,也自然而然地与技术和工业生产活动相融合。尼日尔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和一些欧美国家均在当地设有开发项目,但缺乏合格的技术工人一直是困扰国际投资者的一大难题。我从中看到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潜力,故而从2019年起就开始筹备向职业高等教育转型升级,最终获得批准。

 

⬆ 张娜与汇才学院学生参观尼日尔第一个由中国企业建立的五星级酒店(阳光酒店)

 

《中国投资》:在非洲开办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张娜: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师资是第一个难题。尼日尔是个法语国家,如果是中国老师,需要他不仅掌握精湛的技术和教学方法,还需要他熟练使用外语授课,而要把这样优秀的老师吸引到非洲来教课就更难了。尼日尔是一个条件艰苦的国家,气候非常炎热,食物也比较单一,好一点的饮食以牛羊肉为主,蔬菜种类很少,这一点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不太习惯。

为了克服师资上的困难,我采用的办法是尽量发掘当地的教师力量。我们学院的副院长就是一位尼日尔的化学博士。从当地的大学聘请兼职老师也是一个办法,这在当地的知识分子圈比较常见。另一个方案是将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时间集中,以2-3个月的时间请国内的老师来进行模块化授课。我们也思考过用网络授课的办法,让国内老师与非洲课堂连线,但尼日尔的互联网宽带发展还不完善,无法满足网速要求,所以效果不佳。

 

⬆ 利农的无土种植大棚

 

《中国投资》:汇才学院现在的资金投入和营收情况如何?

张娜:从我2015年开办汇才学院起,粗略估计投入的资金大概500多万元人民币。当然,如果办学规模更大则意味着更多的投入。这些资金基本上来自我从贸易、旅游、酒店等行业获得的收益,现在学院每个月的开支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光靠收取学费是无法满足收支平衡的。汇才学院现在还很难达到盈利。不过我对这个情况有心理准备,我做教育主要是靠自己的情怀和信念,并没有想过要赚大钱。

为了增加营收来源,我也四处去寻找过可能的支持和资助。各国驻尼日尔的使馆我都去积极拜访过,主要是想争取一些国际培训项目,用国际援助资金给汇才学院的学生们提供奖学金。不过这个想法目前还在探索中。

对于有志于投资非洲职业教育事业的创业者,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以单纯获取利润为目的而投资,那么最好不要投资这个行业。创业者既需要有情怀支撑,又需要有资金储备,最好是能够与大型项目相配套,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中国投资》:请您谈谈现阶段投资非洲职业教育的优势?

张娜:当地劳动力市场对高质量技术工人需求旺盛是现在非洲职业教育事业最大的优势之一。尼日尔的石油炼化企业很需要懂技术的员工,原有的企业短期培训效果不佳,师徒制培训方法受到人员流动的影响,成效也参差不齐。这给了职业教育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之所以在汇才学院设立石油天然气运输、化学工程与工艺,行政管理等课程和专业,就是为了对接当地炼化企业的工作岗位。职业教育应当与在非洲的大型项目对接,甚至被纳入项目框架中,这样既能有经济效益,又能带来社会效益。

非洲的另一个特点是区域一体化进程正在有效推进,在同一区域中,人员的流动相对容易,这为职业学校跨国招收学生提供了机会,也为学员跨国就业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在一个区域中心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那么它很可能辐射到周边好几个国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所在国的市场。


《中国投资》:投身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给您带来了什么收获?

张娜:这种收获主要来自社会认同。汇才学院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非民心沟通,为当地人民造福。创办学院以来,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国内外的赞许,当地的媒体也曾报道过我们。我也受邀去参加许多驻尼的国外使馆,国际机构和单位举办过活动和讲座,也曾多次获得尼日尔高层的接见,甚至一些外国使馆都夸赞我为宣传中国形象做出了贡献。我们的中尼文化中心也成功落地,得到了国外使馆和当地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我想这种收获不仅仅是针对我个人,这些工作也为非洲及其他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做出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此外,各界朋友们还在资金上给予了我实质性的帮助。今年我们学院将会迎来221名学生,他们的学费(500美元/人)都是由各个国家的朋友们共同资助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骄傲,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