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中埃合作区:现代化工业新城

中埃合作区:现代化工业新城

文/ 董光耀

编者按

目前,我国共有境外合作区118家,广泛分布在各大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商务部考核的国家级境外合作区有13家。此外,还有25个国家希望与我合作建设36家境外合作区。

本刊特选取了3家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境外合作区案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当地实现产业升级,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展示中国境外合作区的发展脉络。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唯一一家以开发区运营商身份进行园区开发建设的境外园区,也是境外合作区运营比较成功的范例之一 

对于生活在埃及的一些儿童和父母来说,最近几个月非常高兴。这都缘于在埃及境内的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中埃合作区”)内,一座2万平方米的Teda Fun Valley乐园已经建成,并将在7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而这也是当地第一家大型游乐场。

“之所以建这个项目,我们希望中国境外合作区也能够给当地带去欢乐,这也体现了我们的社会责任”,中非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投资》记者。

中埃合作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埃方就提出希望中国在埃及苏伊士湾西北区域建立自由区的需求。1998年10月,中国与埃及共同建立的苏伊士特区项目正式启动,中埃合作区实际上是在原来经济特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08年7月,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控股”)、天津开发区苏伊士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和埃及埃中合营公司合资组建了埃及泰达投资公司,成为合作区项目开发、建设、招商和管理的实施主体,这也被视为中埃合作园正式开始建设的标志。同时,泰达控股与中非发展基金友好合作,双方于2008年10月成立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非泰达”),成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境内投资主体。

中埃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紧邻苏伊士运河,合作区起步区面积1.34平方公里,目前累计投资约1亿美元,起步区已基本开发完成;扩展区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未来用10年时间分3期开发,开发建设总投资约2.3亿美元。

工业新城

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10个国家的13个境外贸易合作区确认通过国家级境外合作区的考核,这些经济合作区多数分布在亚洲、非洲及东欧等地。不同于其他产品主导型、资源开发主导型、优势主导型等园区,中埃合作区是唯一一家以开发区运营商身份进行园区开发建设的园区。截至2014年年底,中埃合作区起步区共有制造型企业32家,协议投资额近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企业,因此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一个平台。

《中国投资》在采访中了解到,中非泰达近期对中埃合作区重新做了战略定位,其已经远非产业园区那么简单,而是要建成一个生态化、生活化的高标准现代工业新城区。

根据中非泰达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中埃合作区内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小企业,一类是大型龙头企业。园区内有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拥有12栋标准厂房及小型服务中心和餐饮供应场所的中国小企业孵化园,超过20家的中小企业在里面生产,成为中国小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孵化器和生长地。而随着振石集团2000万美元项目落户,与巨石玻纤项目形成配套上下游产业后,合作区的“投资平台”作用日益凸显,“集群式”发展模式已具雏形。同时,大型龙头企业也已经步形成了以宏华钻机和国际钻井材料制造公司为龙头的石油装备产业园区,以西电-Egemac高压设备公司为龙头的高低压电器产业园区、以中纺机无纺布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以巨石(埃及)玻璃纤维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以及以牧羊仓储公司为龙头的机械制造类产业园区,依靠产业集群,已经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园区内还有中外方的配套服务机构30家,包括银行、保险、广告、物流、旅行、餐饮、超市等。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苏伊士运河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中海运公司、韩进物流、阳明海运、苏伊士运河保险公司等机构。

随着酒店和游乐园等设施的竣工,中埃合作区朝现代工业新城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运营模式输出

作为中埃合作园的境内投资方,泰达控股在天津所建设的泰达工业园,被视为国内最为成功的工业园之一,其在园区建设和运营方面,形成了自己一套成熟的泰达模式。中埃合作园的建设和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复制了天津泰达工业园区的成功模式,同时结合了埃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更符合埃及国情。

事实上,中埃合作区的缘起就是中国开发区模式的输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埃两国高层领导互访期间,埃方提出希望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埃及苏伊士湾西北部地区建设一个类似于中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新兴工业城市,也就是后来的苏伊士特区。这一合作意向的具体实施者,就是泰达控股的前身——天津开发区总公司。在2008年成立埃及泰达投资公司之前,中方一直以帮助埃及进行经济区土地开发建设规划编制、招商、管理等为主,将中国开发区的建设和运营经验输出至国外。

2008年以后,中埃合作园以中埃合资方式设立了合作园的投资主体——埃及泰达投资公司,双方形成了“利益捆绑”。也正因为此,中埃合作园能够复制天津泰达工业园模式的核心之一——规划先行的理念,科学制定合作区发展战略与规划,分期稳步推进合作区建设。中非泰达将合作区设定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发展阶段,其中既有长期规划,也有短期规划,合作区开发坚持循序渐进,分期进行。

从长期愿景看,中埃合作区根据全球产业转移规律、中国和埃及双方产业发展诉求,确定了成为依托中国,起步埃及,面向国家战略布局的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开发运营商和模式输出商。

融合

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同年10月,习近平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的规划期望能够通过正确义利观,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也给境外合作园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非泰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建设和运营园区过程中,就意识到中埃合作过程中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中埃合作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是“助人者,人恒助之”,其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和载体。同时,中埃合作园也在埃及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通过吸引国际一流企业投资,为埃及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东道国产业水平增长、税收增长等。比如,2011年,全球最大玻纤制造商——中国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入驻中埃合作园,弥补了埃及玻纤制造产业领域的空白,也让埃及从无到有,成为世界第三大玻纤生产国。

更为重要的是,中埃合作区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现在,负责中埃合作区运营管理的职工一共有70多人,中方员工只有10几名,其余全部为埃及员工。未来,中非泰达希望中埃合作区全部由埃及员工管理,完全实现属地化运营。为实现这一目标,中非泰达每年都会在选派4名埃及员工来中国培训和工作,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管理方式。同时,中埃合作区的企业员工有2000多人,其中有1700多人也是埃及当地人。

在谈到园区的功能时,中非泰达负责人说,中埃合作区经过几年的发展,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促进埃及的发展,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进程,成为执行中国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忠实载体、可靠平台。通过在驻在国建立形式多样的工业区,帮助中国企业在驻在国取得跨国经营成功,提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率,扩大中国产品、技术、资本、品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同时,通过中国智慧的工业园区平台建设和管理经验,为驻在国和世界各国企业创造企业成长的围合环境,吸引世界各国先进技术入驻园区,带动驻在国工业水平和产业升级,促进驻在国税收、就业增长和社会发展。为中国、驻在国和世界各国企业搭建合作桥梁,推动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的合作进程和全球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