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晟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
导读
●财政激励政策
● 鼓励私营企业参与
● 清洁能源技术的差异化政策支持
● 绿色经济孕育无限潜力
自2012年启动“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倡议以来,阿联酋始终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绿色经济体系。作为中东地区首个批准《巴黎协定》并承诺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国家,阿联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前瞻性政策措施,旨在推动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升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通过系统性政策布局,阿联酋力求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建设成为新型绿色经济的国际枢纽和示范国家。
财政激励政策
阿联酋采用多样化的财政激励措施来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上,政府并未直接提供专项补贴或税收减免,而是通过长期购电协议等机制确保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例如,在独立发电项目模式下,政府与私营发电商签订“购售电协议”,承诺以“购或付”的方式购买电力,即使电网消纳发生问题或遭遇不可抗力,依然保障私营电力商的收入。这种隐性的财政支持降低了投资风险,相当于给予项目稳定的现金流支持。对于小规模可再生能源,阿联酋实施了上网电量抵扣激励政策。根据阿布扎比和迪拜的规定,用户在自有屋顶安装光伏发电,多余电力可以送入电网,并按电量获得信用额度抵扣电费。这种净计量机制相当于对居民和企业自发电的补贴,激励了分布式太阳能的投资。
此外,阿联酋各级政府设立了绿色基金和专项资金支持清洁能源项目融资。迪拜在其清洁能源战略中成立了规模高达1000亿迪拉姆(约等于1900亿元人民币)的迪拜绿色基金,为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项目提供低息贷款。阿布扎比则通过国家主权基金和国有企业直接投资清洁能源:著名的马斯达尔倡议由阿布扎比出资创立,迄今投入超过15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马斯达尔城还作为绿色产业园区,为清洁技术企业提供税收豁免等优惠环境,吸引全球清洁能源公司入驻。同时,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也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550亿迪拉姆(约等于1045亿元人民币)用于低碳和新能源技术,以公司资金助力能源转型。这些财政举措包括直接投资、优惠贷款和企业自主资金等多种形式,保障了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来源。
鼓励私营企业参与
阿联酋在清洁能源领域引入了多种机制,鼓励私营企业和资本深度参与,大规模采用公私合营模式和独立发电商模式。例如阿布扎比自上世纪末起通过法律改革允许电力领域私营化,包括外国投资者可以参与电站建设并持有股份,由政府电力公司签署长期购电协议保障收益。这一模式在阿布扎比多个项目中取得成功,如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太阳能电站“努尔阿布扎比”(Noor Abu Dhabi)就是由政府与国际财团合作建设的典型案例。据报道,阿布扎比通过竞标吸引了外国公司参与,创造了全球最低的太阳能发电成本纪录,充分体现了私营部门参与带来的效率和资本优势。
为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阿联酋于2021年修改公司法,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多数行业100%持股,这为海外清洁能源企业在阿联酋独资开展业务铺平了道路。在实际操作中阿联酋也通过自由区为清洁能源企业提供便利,如马斯达尔城自由区允许外资全资设立企业并免企业所得税,以激励全球可再生能源公司将地区总部和项目落地阿布扎比。在电力消费方面,阿布扎比采用了激励机制鼓励私营企业使用清洁能源。通过清洁能源证书交易机制,私营企业可以购买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的绿色证书,以证明其能源消费中清洁电力的比例。阿布扎比经济发展局与阿布扎比水电公司合作,推动工业领域认购清洁能源证书,鼓励工商业用户自愿采购清洁电力,从而带动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这一创新市场机制为私营部门参与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
当地政府还积极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联合项目以引入技术和资本。例如阿布扎比投资部与西门子能源公司结成伙伴关系,在本地共同开发清洁技术创新项目。这些举措都展示出阿联酋通过制度设计、产权开放和市场激励等政策调动私营企业力量,加速2030清洁能源目标的实现。
清洁能源技术的差异化政策支持
阿联酋在推动清洁能源时,针对不同技术类别,如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采取了有区别的支持措施,以发挥各自优势、保障能源转型平稳推进。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政府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投融资优惠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一方面,大型太阳能和风能项目采用竞标上网的模式,引入国际开发商参与,在政府主导规划下实现低成本建设。政府提供土地、基础设施接入等便利条件,并通过长期购电合同锁定项目收益,从而无需直接补贴即可吸引投资。另一方面,对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实行净计量、电费抵扣等政策鼓励公众和企业安装太阳能。在金融支持上,更倾向于“撬动社会资本”,如设立绿色基金提供贷款支持,而非政府全额出资建设。阿布扎比通过马斯达尔等机构投入研发和示范,引进新技术,如储能、氢能,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和多样性。因此,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支持特点是“市场化+多元投融资”,政府扮演规划者和监管者角色,鼓励竞争和创新。
核能:核能作为清洁基荷电源,阿联酋采取了高度集中和审慎的支持策略。首先是在监管上建立严格框架,2009年颁布联邦核能法成立联邦核监管局,确保核电发展满足最高安全和不扩散标准。其次是由政府主导投融资,巴拉卡核电站的建设资金主要由阿布扎比政府通过国家预算和主权基金提供,项目由国有的阿联酋核能公司(ENEC)全权负责实施。这意味着与可再生能源不同,核电项目并不依赖私营资本投资,而完全是政府投资驱动。同时阿联酋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来降低技术和运营风险,例如与韩国团队合作建设并培训本地团队运营,与美国签署核能合作协议确保燃料供应和技术支援等。阿联酋政府也将核电视为国家战略项目予以特殊待遇,在电力收购上给予固定长期合同,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调度消纳核电。值得一提的是,阿布扎比推出的清洁能源证书体系将核电纳入其范围,这意味着核电的无碳发电量可通过证书交易获得市场认可。总的来说,核能技术的支持策略体现为政府主导、严格监管、国际协作,通过巨额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将核电安全稳定地纳入能源版图,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有力补充。
通过上述差异化措施,阿联酋既大力发展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又成功建设了区域首座商用核电站。可再生能源项目实现了快速扩张和成本下降,截至2023年阿联酋太阳能装机已达5900兆瓦;在核电方面,巴拉卡核电站四台机组全面投运后可承担全国约25%的电力需求。两种清洁能源协同作用,使阿联酋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清洁能源占比的大幅提升,为阿联酋整体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作出关键贡献。各技术所获得的定制化支持策略,保障了阿联酋清洁能源战略的全面推进和长期可持续性。图1为2018~2023年阿联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和风能)的装机容量数据对比,风能在2023年前占比极小。
阿联酋政府制定的能源转型目标在《阿联酋能源战略2050》中提到2050年电力结构中50%来自清洁能源(见图2),其中可再生能源44%,核能6%,化石能源占50%,其中天然气38%,清洁煤12%,碳足迹减少70%,这一战略预计需投资约6000亿迪拉姆(约1637亿美元)。鉴于能源领域的新趋势,阿联酋于2023年更新了中期目标,计划2030年将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30%,发电占比提高至32%。在实际进展中,2022年阿联酋清洁能源装机占全国总装机的15.6%;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已在2023年达到27.83%,接近2030年目标值,显示出阿联酋在实施能源战略2050过程中取得的显著进展和领先的增长速度。
绿色经济孕育无限潜力
阿联酋正试图在中东率先完成“去油化”转型,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绿色金融、氢能交通与循环经济等多个具有万亿级潜力的前沿领域,意图在“后石油时代”构建新的国家竞争力。得益于政策驱动、资金支持和技术开放,其绿色经济市场呈现出增速快、资金足、风险低、国际化、潜力广等特征(见表1)。 预期阿联酋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释放大规模投资红利与国际合作机会,吸引全球绿色企业与资本涌入。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可以深入参与中东绿色转型、扩大区域影响力。阿联酋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与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高度契合,双方在绿色发展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潜力。顺应这一趋势,中国企业应精准聚焦自身在能源科技、环境工程、智能建造、绿色交通等细分领域的比较优势,积极寻求与阿联酋本地龙头企业、政府平台和国际组织的协作。同时还需高度重视ESG标准与法律合规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与国际软实力,应前瞻性地布局绿色金融、碳交易等新兴生态赛道,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价值共创”迈进,在阿联酋绿色浪潮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