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大豆单产的影响

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大豆单产的影响

2025年4月

文|张宏  王东伟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导读

在厄尔尼诺现象中,阿根廷及美国大豆单产显著增加,巴西大豆单产略有提升,中国大豆单产增减趋势不明显。在拉尼娜现象中,阿根廷大豆单产显著下降,巴西大豆单产略有下降,美国及中国大豆单产增减趋势不明显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统计

●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大豆单产的影响

● 主要结论

 

   

厄尔尼诺(El Niño)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中东部区域海面表面温度周期性变暖的大规模海洋大气现象。拉尼娜(La niña)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中东部区域海洋表面温度周期性变冷的大规模海洋大气现象。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判断,多国气象局均有自己的数据进行参考。本文使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判定方式,即以中东部热带太平洋区域(南纬5°-北纬5°与西经120°-西经170°之间)的相邻3个月海面均温作为当中月份基准:

当其距平超过+0.5℃且连续5个月出现时,被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其中距平超过+0.5℃但小于+1℃时,称作弱厄尔尼诺;当距平超过+1℃但小于+1.5℃时,称作中等程度厄尔尼诺;当

距平超过+1.5℃以上时,称作强厄尔尼诺。
当其距平超过-0.5℃且连续5个月出现时,被认为拉尼娜现象出现。其中当距平超过-0.5℃但小于-1℃时,称作弱拉尼娜;当距平超过-1℃但小于-1.5℃时,称作中等程度拉尼娜;当距平超过-1.5℃以上时,称作强拉尼娜。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统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通常3~5年发生一次,从历史统计数据看其间隔时间普遍在2~7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2001年以来全球共经历7次厄尔尼诺现象,最短持续5个月,最长持续19个月,平均持续10.3个月;这7次厄尔尼诺中,3次程度较弱,1次中等,3次较强。2001年以来全球共经历9次拉尼娜现象,最短持续5个月,最长持续18个月,平均持续9.4个月;这9次拉尼娜现象中,3次程度较弱,4次中等,2次较强。

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容易给太平洋东西部地区乃至全球带来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本质上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受其影响巨大,全球主产国大豆单产水平也往往因为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产生显著波动。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大豆单产的影响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4.27亿吨,其中,巴西产量1.69亿吨、占比40%,美国产量1.21亿吨、占比28%,阿根廷产量5200万吨、占比12%,中国产量2070万吨、占比5%。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约1亿吨。极端天气对全球大豆单产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大豆供应水平。

(一)厄尔尼诺现象对主产国大豆单产的影响
从表1统计来看,7次厄尔尼诺现象中,巴西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4年,平均增幅8%;单产下降的年份有3年,平均降幅5%;整体而言,增幅略高于降幅。厄尔尼诺现象对巴西影响显著,各地平均气温上升,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降水减少,南部地区降水增加。巴西大豆主产区分为中西部和南部两个区域,厄尔尼诺有利于南部大豆生长,不利于中西部大豆生长,区域之间不同的气候环境,可能导致区域的单产增减不一。

美国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5年,平均增幅10%;单产下降的年份有2年,平均降幅2%;单产提升的趋势性较为明显。美国大豆5月播种、9月收割,7~8月处于结荚灌浆鼓粒的关键期,降水、气温等天气条件对单产的影响较大。厄尔尼诺状态下美国多是暖冬气候,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早霜偏晚,有利于大豆单产增加。

阿根廷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7年,平均增幅30%,单产提升的趋势性非常明显。阿根廷大豆11月开始播种、4月收割,比较关键的月份是2、3月,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带来大量降雨,这有利于大豆生长,特别是在开花和灌浆期。

中国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5年,平均增幅6%;单产下降的年份有2年,平均降幅5%;单产增减的趋势性不明显。厄尔尼诺会导致我国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东北地区夏季温度可能会异常偏低,总体上不利于大豆生长。

(二)拉尼娜现象对主产国大豆单产的影响
从表2统计来看,9次拉尼娜现象中,巴西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6年,平均增幅7%;单产下降的年份有3年,平均降幅11%;整体而言,降幅略高于增幅。拉尼娜现象导致巴西南部降雨量减少,而北部和东北部降雨量增加,南部干旱不利于大豆生长。

美国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3年,平均增幅6%;单产下降的年份有4年,平均降幅3%;单产增减的趋势性不明显。拉尼娜现象通常会给美国中部和南部平原带来比正常更为温暖干燥的天气,如果不发生在7~8月大豆生长关键期,对单产水平影响有限。

阿根廷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1年,增幅4%;下降的年份有8年,平均降幅12%;单产下降的趋势性非常明显。拉尼娜通常导致阿根廷出现干旱和少雨天气,大多发生在大豆生长的2~3月份关键期,导致大豆单产大幅下降。

中国大豆单产提升的年份有5年,平均增幅7%;单产下降的年份有4年,平均降幅5%;单产增减的趋势性不明显。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我国冬季出现异常低温、冷冬,如果不发生在8~9月的大豆生长关键期,对单产影响较为有限。

 

主要结论

在厄尔尼诺现象中,阿根廷及美国大豆单产显著增加,巴西大豆单产略有提升,中国大豆单产增减趋势不明显。在拉尼娜现象中,阿根廷大豆单产显著下降,巴西大豆单产略有下降,美国及中国大豆单产增减趋势不明显。

应注意的是,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在内,没有任何两次天气模式是完全相同的,天气的复杂多变难以完全预计。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研究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的变化,更好地预测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的发生,为农业等各行业避免因恶劣天气变化导致的较大损失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