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桥头堡 ——专访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有明

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桥头堡 ——专访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有明

 导 读 

合肥都市圈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主动作为,扬皖所长,深度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制造特色等比较优势

取得长足发展

扬皖所长,突显比较优势

抓住机遇乘势而为

2006年至今,合肥都市圈在名称上经历了从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合肥都市圈的变化;区域范围上5次扩容,涵盖了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和县级桐城市8市。根据官方信息,目前合肥都市圈国土面积6.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68.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5.4%和48.5%。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3.3亿元,财政收入2780.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3.3%和61%。作为合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过去10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2.3%,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由第49位提升到第25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由第15位提升到第10位左右,发展成效显著。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合肥都市圈正式跻身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被赋予重要的使命和定位,迎来新一轮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从国家战略层面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有明向《中国投资》表示,合肥都市圈正以其强劲的创新能力、鲜明的制造特色、良好的生态资源、广阔的内陆腹地的发展优势,加速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全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挥更大作用。


取得长足发展

《中国投资》:从交通网络、产业分工、协同机制等方面来看,目前合肥都市圈建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杨有明:首先,同城化发展逐步推进。经历10余年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升级。编制完成1个总体规划和工业、环保、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城镇体系6个专项规划以及N个双边合作规划,形成了“1+6+N”的都市圈规划体系。交通共联方面,庐铜铁路开通客运业务,滁淮高速建成通车,巢马城际开工建设,快速公路网全面升级,圈内高速公路里程超1000公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和“30分钟生活圈”加速形成。产业共兴方面,合淮、合六等产业走廊效应日益显现,共建寿县蜀山、霍邱高新等合作园区,圈内15个省级战新产业基地联动发展,在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逐步实现供应链和产业链深度协作。环境共建方面,引江济淮工程全面开工,长江岸线及巢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扎实推进,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有效实施,大气环境污染实现联防联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再者,协同联动机制不断健全。合肥都市圈协同机制日趋完善,建立完善都市圈党政领导高层会商、互访以及常务副市长协调会、部门联席会议、民间交流“1+3”合作机制。2010年以来,先后召开8次党政领导会商会和5次常务副市长协调会,不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和企业家联谊会,常态化、紧密型、长效性合作机制全面建立。


扬皖所长,突显比较优势

《中国投资》:促进一体化是因为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您如何看待合肥都市圈与周边都市圈之间的差异与合作?

杨有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合肥都市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合肥都市圈带来了新的发展挑战。虽然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周边的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相比,合肥都市圈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任务仍然很重,发展不足、发展不均衡、内部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要客观审视差距短板。

从中心城市引领来看,合肥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南京、杭州等先发城市相比,在城市能级、综合发展水平上还有较大差距,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够,经济外向度明显低于南京、杭州等城市,进出口总额仅相当于南京的47%、杭州的39%;合肥新桥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37位,仅相当于浦东机场、禄口机场、萧山机场的15%、38.9%和29.1%

从都市圈联动看,合、宁、杭三大都市圈产业同构现象存在,均以高端装备、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攻方向。三大都市圈在市场监管、财金、信用、涉外服务等方面的还不能互通互认,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完善,开放统一的金融、技术、知识产权、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尚未形成。

《中国投资》:地方想要长足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合肥都市圈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杨有明:一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合肥都市圈链接长三角、长江中游、中原经济区三大城市群,是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和陆上联通“一带一路”的战略桥头堡。作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合肥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13条高铁或电气化铁路交汇于此,形成了立体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圈内城市立体衔接联动的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链接南京都市圈的宁滁公交实现一体化,宁滁、宁马城际加快推进。

二是创新创造活力集聚。合肥都市圈创新资源富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创新政策叠加。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继上海张江后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主要创新指标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60余万人,建成在建拟建国家大科学装置数达到9个,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持续保持省会城市第一。目前,在肥服务院士总数已达127人,2018-2019年,合肥连续两年跻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三甲。

三是产业基础扎实稳固。合肥都市圈产业相对集聚,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交通干道为轴线的放射状产业基地。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家电、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居全国领先或具有重要影响力,呈现出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其中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入选数并列全国城市第4。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不断增强。

四是要素资源相对占优。在长三角中心区范围内,合肥都市圈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丰富,要素保障综合成本较低,水电气等保障有力、供应充足,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体系相对完备,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持续优化。


抓住机遇乘势而为

《中国投资》:此次《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将安徽省纳入其中,目前合肥都市圈在与长三角区域对接与融入上做了哪些努力?

杨有明:一是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机制日益紧密,积极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加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承办协调会第十三次市长联席会议。持续举办上海-合肥创新合作对接会,深化上海合肥双城合作。参加G60科创走廊首届会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题会商机制。

二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依托G60科创走廊、上海合肥双城合作、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平台,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参与度融合度不断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合福高铁、商合杭高铁北段相继开通运营,“米”字形的高铁路网逐步形成,实现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杭州、3小时到上海;合宁、合安、合芜高速“四改八”扩容工程全面完成,“一环八线”高等级路网基本形成。对接长江黄金水道,合肥港集装箱码头建成运营,与宁波港、太仓港、上海南港开通铁海联运、江海联运。新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国内外航线加密拓展。科创产业协同加快对接对标,与复旦、同济等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深化战略合作;承接长三角优质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引进海康威视、通富微电等长三角龙头企业;G60科创走廊首个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顺利落户,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在合肥成立,生物医药、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正式揭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联防联治,合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深入实施巢湖综合治理工程,巢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汇入长江的裕溪河入口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标准。合肥市率先在全国推动林长制改革,开展环巢湖生态复绿补绿增绿,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社会公共服务加快共建共享,积极学习上海自贸区等创新举措,实现G60科创走廊证照“一网受理、九城通办”,深化与长三角城市在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合作,连续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搭建长三角地区教育评价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

《中国投资》:一体化趋势下,合肥都市圈将如何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还需在哪些方面加强建设?

杨有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求是》发表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合肥都市圈的“比较优势”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合肥都市圈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一强化创新引领,推进产业升级。以“四个一”创新主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合肥辐射带动作用,深度挖掘激活创新资源,聚力打造世界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若干国家级乃至世界级产业集群。联合打造合滁、合芜马、合淮、合六、合桐等产业发展带,完善圈内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联动机制,提升都市圈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是强化交通互联,推进同城发展。全力提升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建设芜湖、蚌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以合肥为中心,覆盖都市圈主要城镇、产业集聚区、重要风景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多种交通方式顺畅换乘、无缝对接,形成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三是强化多向合作,推进市场开放。鼓励都市圈各市参与国家和省各类改革试点,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整合都市圈优质要素资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长三角新一轮开放格局,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大产业和大环境建设,深化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推动与杭州、宁波和苏锡常等长三角都市圈联动发展。

四是强化公共服务,推进民生共享。一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加快都市圈内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促进住房公积金、公共交通、个人征信等数据交换共享,扩大卫生、教育等领域结对合作。


编辑 | 张  盼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