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建设同城化发展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

建设同城化发展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

文|张晋晋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导读

重庆都市圈是跨省份建设的都市圈,是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重庆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重庆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重庆都市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地位

重庆都市圈发展重点

促进重庆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的对策

 


【内容提要】

重庆都市圈是跨省份建设的都市圈,是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立足新发展阶段,重庆都市圈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升周边城市功能品质、促进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质量的现代化都市圈。

【关键词】
● 重庆都市圈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 同城化发展

 

重庆虽为直辖市,实际上却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省级架构,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3212.43万人,严格意义上重庆更是一个“省”的地域概念。重庆原主城由9区组成,即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2020年,重庆将渝西地区12个区①纳入主城区,这样重庆主城区由9区扩容到21区,原主城9区为中心城区,渝西12个区为主城新区。参照黄艳和安树伟(2022)的测算,重庆都市圈②应该是以重庆中心城区为核心,与紧密联系的周边区(市)共同组成,包括重庆中心城区(9区)、主城新区(12区)、四川广安和泸州,面积4.72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2866.53万人。

 重庆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波动上升
2010~2020年,重庆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由7480.26亿元提高至22701.51亿元,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10~2011年重庆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有所上升,2011~2013年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缓慢下降,2013~2015年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缓慢上升,2016年略有下降,2017年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小幅上升,2018年明显下降,2018~2020年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又持续上升。总体而言,2010~2020年,重庆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川渝两省(直辖市)的比重由29.58%上升到30.84%,说明近年来重庆都市圈在川渝两省(直辖市)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图1)。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2.36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2010~2020年,重庆都市圈产业结构由8.2∶50.0∶41.8调整为6.6∶41.2∶52.3,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表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图2)。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产业结构由2.1∶46.6∶51.3调整为1.2∶30.9∶67.9,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图3)。《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中心城区加快集聚科技创新、现代服务、国际交往等高端功能,这将促使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升。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2.43

(三)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较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作为省一级的改革试验区,重庆当时所辖的40个区(市、县)中有一半是贫困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高达3.9∶1(农村居民=1,下文同),远高于全国的3.3∶1。到2020年,重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2.4∶1,已经低于全国的2.6∶1;重庆都市圈内的相关区(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低于重庆的平均水平,说明重庆都市圈内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图4)。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8个单位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其中包括重庆西部片区的荣昌、潼南、大足、合川、铜梁、永川、璧山、江津和巴南共9个区,面积15323平方公里,这将进一步提升重庆都市圈的城乡融合水平。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2.55

 

重庆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心外围特征明显,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2020年,重庆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036.26万人,占重庆都市圈的36.15%,按照安树伟和李瑞鹏(2019)提出的标准,1000万人以上为都市圈I级核心城市,重庆中心城区属于I级核心城市;根据黄艳和安树伟(2022)的研究,重庆都市圈属于成长期(Ⅱ型)都市圈,中心城区辐射能力应该相对较强,但重庆都市圈依然呈现出“一核集聚”态势。2020年,重庆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9822.09亿元,占重庆都市圈的43.27%。重庆中心城区地处山区,内部交通体系已很发达,但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的交通尤其是城际交通还处在起步阶段,使得扩散和外溢效应尚不明显,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重庆都市圈“中心-外围”特征明显,呈单核心空间结构,缺乏带动能力较强的副中心,中小城市发育不够,难以与中心城区形成协同发展效应。此外,重庆都市圈属于跨省共建的都市圈,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区域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等现象仍然存在,都市圈内不同城市之间互动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分工协作有待加强
2021年,重庆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为0.5071,高于全国平均值(0.3196),位列全国36个省会与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第18位、全部参评的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第26位;泸州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为0.2802,低于全国平均值(0.3196),位列全部参评城市的第153位;广安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为0.2220,低于全国平均值(0.3196),位列全部参评城市的第208位(表1)。重庆都市圈内城市间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且创新水平不高。此外,在经济融合上,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 ,但受地形交通限制,设施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分工协作还有待加强。广安将制定方案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庆都市圈,加快建设重庆先进制造业集群配套基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③。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3.07

(三)营商环境差距较大,整体水平不高
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微观经济活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自全国各地实行“放管服”改革以来,以及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入,各地营商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李志军,2021)。2020年,重庆营商环境明显优于泸州和广安,位于全部参评城市(289个)的第5位,而泸州、广安分别位列全部参评城市的第106位和215位(表2)。总体而言,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都市圈,受限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等,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不优,且地区间差距较大。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3.14

(四)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滞后
重庆都市圈本科院校、优质医疗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分布较少。2022年,重庆都市圈有本科院校40所,仅中心城区就有本科院校26所,占重庆都市圈的65.0%。从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看,2022年,重庆都市圈共有三甲医院30家,仅中心城区就有22家,占重庆都市圈的73.3%(表3)。由此可见,重庆都市圈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对周边城市产生较为明显的“虹吸效应”,促使更多优质要素和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重庆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之间行政壁垒相对较少,更容易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市场配置和自由流动,但由于轨道交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滞后,影响主城都市区一体化进程,而围绕主城都市区的泸州和广安,更是需要依托轨道交通、产业协同才能成为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3.22

重庆都市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地位 

(一)重庆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
在都市圈化的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是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都市圈发挥着放大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力、突破行政边界束缚、实现区域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缩小区域政策尺度、细化区域政策单元(张学良,林永然,2019)。2010~2020年,重庆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呈现缓慢波动上升趋势,由32.28%上升到34.20%,极核功能进一步凸显(图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重要的是协调好两大都市圈之间的关系,由于两大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产业分工也没有形成明显错位发展关系,因此两大都市圈之间的深度融合,需要在都市圈发展到更高阶段后才能实现(盛毅,2019)。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3.27

(二)重庆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产业集聚区
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达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开发强度与未来发展潜力均比较高。2020年,重庆都市圈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④22.73%的土地面积,承载了29.07%的人口,创造了34.20%的地区生产总值;重庆都市圈的产业与人口匹配度⑤除第一产业外均大于1,且重庆都市圈的产业与人口总匹配度、第二产业与人口匹配度、第三产业与人口匹配度均高于成都都市圈,其中第二产业与人口的匹配度高达1.28(表4),说明重庆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将作为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地域单元。

截屏2023-06-14 上午11.23.33

(三)重庆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动能转换的核心区
随着企业在广域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创新成果向其他空间扩散的速度不断加快,单个城市之间的竞合逐步转变为都市圈之间的竞合,而创新活动也从原来的研发环节转变为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使得单个城市无法完成全部的创新活动,诸多的创新环节迫切需要更广的空间范围予以承载(朱凯,胡畔,王兴平等,2014)。都市圈圈层式的空间层级结构有利于其中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借助产业结构升级而转移,实现技术与知识在都市圈内从核心城市到中小城市逐级流动,使之成为一种高效运行的创新系统(陈莞,2009)。《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共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催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表明重庆都市圈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地位。

 重庆都市圈发展重点 

(一)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加快中心城区国际人才、全球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适当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级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推动集约发展(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打造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二)提升周边城市功能品质,促进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
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创新创业、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乡治理等领域同城共建,着力提升周边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功能品质,梯次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加强璧山、江津、长寿、南川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等布局,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支持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打造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战略支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打造辐射周边的增长极。发挥荣昌、大足、铜梁、潼南联动成渝、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深化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做强优势制造业集群,增强要素吸引力(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用好渝西高铁、襄(阳)渝(重庆)铁路,研究论证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的铁路项目,加快广安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联动发展,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加强重庆都市圈内次区域合作,推动泸(州)永(川)江(津)融合发展示范区、合(川)广(安)长(寿)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推动合川区燕窝镇、武胜县万隆镇一体化发展,支持长寿区洪湖镇、万顺镇与邻水县黎家镇、御临镇等共同开发建设大洪湖,促进毗邻乡镇一体化发展。

(三)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挥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健全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中心城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强化周边城市产业配套功能,加快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现代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中心城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支持周边城市承接创新孵化成果,引导各市(区)聚焦2~3个主导产业做大规模,着力打造产业链上最具竞争力的环节。引导永川、合川、江津、璧山、大足、铜梁、潼南、荣昌和广安重点发展整机、整车、高品质消费品等产业,打造重庆都市圈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引导广安、泸州、长寿、涪陵、南川、綦江-万盛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化工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电子材料和页岩气、氢能等产业,打造重庆都市圈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引导广安、泸州与重庆主城新区的农业全产业链创新合作共建,推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共建重庆都市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及农副食品深加工基地。

(四)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全面加强教育、医疗、就业、文化、体育、养老、社会救助及执法司法、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领域合作,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建立重庆都市圈教育联盟,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导高等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延伸布局,有序探索跨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及各类教育、实践基地,构建重庆都市圈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二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统筹推进重庆都市圈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布局,支持医联体建设和跨区办医,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三甲医院异地设置医疗机构,完善重庆都市圈医疗协作体系,发展在线医疗,建立区域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体系,推进医疗资源共享。三是统筹推进就业服务。打造统一的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四是实施便捷生活行动。推进户籍便利化迁移和居住证互认互通、社会保险协同认证、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积金互认互贷等,提高就业、看病、上学、落户等生产生活便捷度。


促进重庆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区域合作组织,构建一体化发展机制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合作框架下,基于省级层面,建立重庆都市圈及内部次区域合作组织,通过联席会、产业联盟、合作论坛等不同形式,形成制度化和网络化的沟通联系渠道,就重庆都市圈及内部次区域发展涉及的重点任务、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和重大行动达成基本共识、进行协调沟通,并付诸实施。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支持合作园区和合作平台共同组建平台管理机构,探索建立投资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快完善一体化的发展机制,突破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营造有利于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氛围,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

(二)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一是合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发挥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统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方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类要素,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政策创新体系,强化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二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发挥两江新区内陆开放龙头带动作用,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挥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统筹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发展。三是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全面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加快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大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四是共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依托西部国际传播中心高标准开展具有巴渝特色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共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三)协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按照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要求,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政策法律体系,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协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构建统一的产权、行政审批等信息网络服务和管理平台,推动重庆都市圈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打造“川渝通办”升级版,实现“一网通办”。支持能源、电信、医疗等行业依法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拓宽社会资本参与重庆都市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构建统一的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

(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都市圈形成网络化联系
以提升内联外畅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统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管理协同、便捷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一是构建重庆都市圈立体交通系统。推动江津、铜梁、合川等至中心城区市域(郊)铁路建设,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至永川、南川、大足、綦江-万盛等重庆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密川渝、渝黔等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完善重庆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二是畅通对外交通网络。加强港口、机场、铁路线网及站点、公路网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港口、机场的客货运枢纽地位,提高交通枢纽的国际竞争力(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三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都市圈网络布局,建设智慧都市圈。四是强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加强水资源管理,统筹都市圈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统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强化能源高效保障。

 

注:
① 即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
② 2022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重庆都市圈由重庆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包括重庆市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重庆都市圈常住人口约2440万人,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
③ 对内提质 对外扩面 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出炉  https://cqxyh5.cbgcloud.com/pages/details/details.html?companyId=cqxwzx&productId=6B1BEE01515143AFAF290F6044E54A89&docid=63187cc2cef31d73a9dcaf8a&isNew=yes&downloadTips=true

④ 鉴于数据可得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重庆主城都市区及万州、黔江、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州、云阳共29个区(县),四川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共15个市,进行测算。
⑤ 以“都市圈产业增加值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该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都市圈常住人口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的比重”来衡量该都市圈产业与人口分布的匹配程度。

参考文献:
1. 黄艳,安树伟.中国都市圈:识别、特征与发展态势[J].中国投资,2022(Z2):29-36.
2. 安树伟,李瑞鹏.都市圈的界定与对比[J].中国投资,2019(17):90-93.
3. 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Z].2022.
4. 关成华,赵峥,刘杨等.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14-18.
5. 李志军.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21:44-54.
6. 张学良,林永然.都市圈建设: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J].改革,2019(2):46-55.
7. 盛毅.以都市圈建设带动成渝城市群发展[J].中国西部,2019(04):1-13.
8. 朱凯,胡畔,王兴平等.我国创新型都市圈研究:源起与进展[J].经济地理,2014,34(06):9-15+8.
9. 陈莞.大都市圈创新系统要素配置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0. 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Z].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