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建设创新引领、面向长三角的合肥都市圈

建设创新引领、面向长三角的合肥都市圈

文|葛文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导读

推动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加速安徽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抓手和重大机遇

   合肥都市圈的特色与发展现状

合肥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合肥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带,地处长三角西端。根据黄艳和安树伟(2022)对我国都市圈范围的界定,合肥都市圈属于发育期都市圈,其范围主要包括合肥市,共辖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个县,巢湖1个县级市,以及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总面积11496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为946.5万人、GDP11412.8亿元。合肥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五大都市圈之一、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要素重要集聚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既是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又是支撑安徽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还是安徽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孙悦,项松林,2021)。

⬆ 合肥政务区 

 

合肥都市圈的特色与发展现状

(一)合肥都市圈的特色
1.区位优势突出
合肥都市圈东与长三角城市群相融,西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邻,南与长江大动脉相通,北与中原城市群相连,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是连贯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一方面,容易接受长三角先进技术和产业的辐射,加快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内陆腹地广阔,发展后劲持久。中心城市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更容易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2.创新能力突出
创新是合肥都市圈的最强基因。近年来,依托中心城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的建设,合肥都市圈正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合肥都市圈的创新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方面,中心城市合肥凭借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定位,科技创新竞争力名列全国前茅。二是产业创新方面,合肥都市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据“科创+产业”模式,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三是人才创新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而且提供了人才创新平台,为合肥都市圈积蓄了创新的原动力。

3.制造特色鲜明
从2005年合肥确立“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合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制造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备的综合性制造业体系逐步形成,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合肥都市圈拥有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21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六大主导产业继续提速,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6%。二是制造业创新能力突出,集群优势明显。合肥都市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四大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三是传统制造业正逐步向智能制造业转型。“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合肥都市圈智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制造到应用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二)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1.区域战略地位大幅提升
自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合肥都市圈战略地位大幅提升,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其中心城市合肥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中被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中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从一般区域性中心城市跻身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城市。

2.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合肥都市圈经济总量逐年递增,目前已成为安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综合实力最强、开放性最高的区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0~2021年,合肥都市圈GDP由2701.6亿元增长到11412.8亿元,占安徽省GDP的比重由21.1%明显上升到26.6%(图1),在全省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培育形成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10~2021年,合肥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4.9∶53.9∶41.2调整为3.1∶36.5∶60.4,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9.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图2)。目前,合肥都市圈内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合肥为中心放射状城镇体系和产业基地,培育形成了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多个千亿级别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推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生物医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布局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江三良,张心怡,尹志勤,2021)。

 

4.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合肥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不断完善。铁路方面,合肥都市圈已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周边地区紧密衔接的铁路运输网络,2021年合肥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84.6km,高铁直通国内20多个省会城市。公路方面,截至2021年末,以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已覆盖合肥都市圈所有市县,高速路网不断完善。航空方面,芜(湖)宣(州)机场正式通航,蚌埠民用机场获国家批准,新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肥东白龙通用机场主体完工。水运方面,2021年合肥都市圈共建成航道总里程达3669km,共有6大港口、46个港区和510个泊位,合肥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40万标箱,合肥港与芜湖港、马鞍山郑浦港不断深化合作,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新基建方面,截至2021年底合肥累计建设数量达12800多个,合肥主城区和县城已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交通线、景区和集镇已实现5G网络热点覆盖,重点工业园区、商圈、高速服务区正逐步实现深度覆盖。

5.公共服务共享水平不断提升
合肥都市圈不断深化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强化资源便利共享。教育方面,圈内城市通过合作办学、建立协作联盟、举办“合肥都市圈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与高校战略合作等举措,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较快。文化旅游方面,合肥都市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民阅读走在全国前列,入选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成了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成功创建了肥西三河古镇国家5A级景区、巢湖半汤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等,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进程加快。同时,依托“皖事通”APP等一码通域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合肥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都市圈层级偏低,尚处于发育期
我国都市圈发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安树伟和张晋晋(2020)利用熵值法,选取城区常住人口、非农产业增加值、非农产业单位从业人员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七类指标计算都市圈的发育程度,将都市圈被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发育期、萌芽期四种类型。依据黄艳和安树伟(2022)对我国都市圈的测定,合肥都市圈在我国29个都市圈中综合得分偏低,排在第20位,属于发育期都市圈,整体竞争力偏弱。

(二)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对圈内城市辐射力不足
2021年中心城市合肥城区常住人口641.77万人,GDP11412.8亿元,根据黄艳和安树伟(2022)的研究,合肥在29个都市圈中心城市中排名第24位,属于Ⅳ级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偏小。尽管近年来合肥城区常住人口一直增加,但与成熟期、发展期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相比,城市规模仍偏小。与之相邻的南京都市圈是跨省共建的都市圈,2021年中心城市南京城区常住人口692.78万人,GDP16355.32亿元①,在29个都市圈中心城市中排名第5位,属于Ⅰ级中心城市,其对于周边城市的辐射力远远大于合肥。南京都市圈凭借强大实力一直向西拓展腹地范围,安徽经济发展较好的芜湖、滁州、马鞍山,也因合肥辐射力不足,与南京都市圈联系程度更高。合肥都市圈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扩容发展,但从都市圈发展现状来看,都市圈辐射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城市体系不完善,缺少次级城市支撑
高质量的都市圈通常是城市体系相对完善,以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要素配置、物质生产和产品流动在层次分明的不同规模城市间高效有序流动。合肥都市圈城市体系不完善,核心城市一核独大,中小城市发展滞后。一是城市数量较少,合肥都市圈范围只包括中心城市合肥市及其周边地区,成员城市数量不足。二是城市等级结构出现断层,中心城市合肥属于特大城市,但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缺少次级城市支撑,难以与合肥形成协同发展效应。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动力不充足
合肥都市圈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展不均衡、内部联系不紧密、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合肥都市圈中心与外围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合肥作为中心城市,在合肥都市圈中是发展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基本上集聚了整个都市圈的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外围地区大部分是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农业经济特征明显,经济不够发达。二是合肥都市圈发展动力不足。合肥都市圈发展主要依靠合肥,近几年合肥凭借创新驱动和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是,合肥都市圈外围地区经济实力较弱,难以与合肥市区共同支撑起整个都市圈的发展。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新时期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推动都市圈发展壮大,提升都市圈层级,完善都市圈城市体系,由发育期都市圈成长为成熟期都市圈,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支撑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创新极。其建设重点是着力推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产业协作、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一体化,深化与周边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合肥市人民政府,2021)。

(一)持续推进协同创新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面提升研究能力和科技攻关水平;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和先进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和方向,支持都市圈内高校、研究院所、技术领先企业与合肥都市圈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充分利用合肥都市圈优质科教资源,联合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依托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联合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建立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共同组织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支持建设引才引智平台,为合肥都市圈创新发展不断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

(二)促进产业协作共兴
一是推动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根据合肥都市圈内各地发展基础、主导产业、资源禀赋,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合作体系,强化新型显示、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家电等重点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建立都市圈产业链专项产业联盟,共建企业供应链信息互通平台,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构建区域自主配套能力。二是推动现代农业合作共建。加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共建,畅通圈内城市农产品、特色产品生产销售流通渠道,打造一批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协同联动。推动合肥都市圈科创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圈内城市物流枢纽联动协同,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三)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在铁路、公路、机场、水运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建设畅通高效“陆铁空水”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网络。一是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大力推进高铁、城际、市域(郊)铁路、高速公路网、机场、航道等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二是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主次干道、支路等建设。三是提升交通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和交通运行服务品质。

(四)继续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
大力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加快都市圈预约挂号平台等建设并实现与省平台衔接,深化医疗资源联动;完善合肥都市圈用工信息发布、技能培训等合作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合作;打造具有都市圈特色的旅游产品,联合圈内城市加强宣传推广,开展文化旅游互动;推进都市圈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建设,编制一码通域城市互通相关标准规范,积极拓展一码通应用场景,推进数据资源互通。

(五)完善环境共保联治机制
强化区域水污染治理协作,加快巢湖流域综合治理,推进丰乐河、杭埠河等重点河流治理,开展跨界水体联合巡查、联合监测,巩固提升入湖水质,建立蓝藻预警防控体系,扎实开展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水质联合监测,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落实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共同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建立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和交叉执法机制,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大数据共享。

(六)深化区域间的开放合作
全面提升合肥都市圈的开放水平和开放层次,将其打造成高水平开放型都市圈。一方面,建设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合(肥)六(安)经济走廊、合(肥)淮(南)产业走廊建设水平,加快合巢产业新城和巢含产业园起步区建设,完善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市际毗邻地区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开展合(肥)滁(州)产业发展前期研究。另一方面,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深入推进开放通道合作共享,持续推动合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改革创新。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孙久文,宋准,2021)。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不仅可以带动长三角西部的发展,有助于缓解长三角东西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跨省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陈晓华,吴仕嫱,2021)。第一,加强跨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多向合(肥)滁(州)宁(南京)大通道建设,推动南京、合肥铁路建设向马鞍山、芜湖、宣城、滁州延伸,推动港口联动发展,形成便捷交通网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创造良好条件。第二,推动更大范围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共同组建跨圈产业链联盟、企业战略联盟,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整合两个都市圈内外部资源,根据各地优势构建各专所长、弹性互补的产业链。第三,推动创新协同发展,共建创新平台。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南京、芜湖等产业创新中心协同发展,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共同搭建创新平台,共同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二)增强中心城市合肥的溢出效应,提升合肥都市圈整体实力
合肥作为合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应不断增强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促进都市圈整体竞争力提升。第一,提升合肥自身实力。充分发挥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优势,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其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第二,畅通溢出效应扩散通道。进一步消除合肥都市圈内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阻碍,促进生产要素由核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自由流动,尤其是促进创新要素由中心向外围辐射、扩散,催化、释放封闭在核心都市区的“创新核”裂变效应,提升外围地区创新能力(安树伟,李瑞鹏,2022;朱凯,胡畔,2014)。

(三)完善城市体系,提高合肥都市圈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
完善城市体系,提高中小城市城市承接能力,是解决合肥都市圈城市体系断层、发展次级城市的有效办法。第一,对都市圈内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合肥都市圈各层级城市,强化城市功能系统建设,确定城市合理规模。第二,推动不同等级城市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首位城市合肥的带头作用,大力促进中等城市的发育,重点支持潜力较好的小城市发展,构建促进产业有序转移的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第三,加强高低等级城市间基础设施和产业的联系。加强合肥都市圈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一体化建设和数字一体化建设。推动产业链梯次布局,促进中心城市合肥的产业逐步转向高端化、服务化,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形成密切产业分工协作,共建特色产业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合肥都市圈内各类城市的产业互利共赢模式。

(四)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进程
参照国内外成熟期都市圈的建设经验,合肥都市圈未来发展应进一步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由经济合作、局部合作逐步拓展到全面合作,由政府间的单一合作转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合作(王永龙,程铁军,卢伟,2017)。第一,构建规划协调机制。探索编制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和都市圈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强化合肥都市圈规划与都市圈内城市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协调配合。第二,构建都市圈城市间多层次合作协商机制和政策协同机制,深入探索各重点领域的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合肥都市圈城市间重大政策协调力度。第三,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舆论和宣传增强合肥都市圈内社会各方参与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各方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合肥都市圈建设与运营,接受社会监督。

 

注:
① 数据根据《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