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建设区域引领性的南昌都市圈

建设区域引领性的南昌都市圈

文|陈润羊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李恒超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

导读

南昌都市圈是江西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依托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培育和发展南昌都市圈对于加速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南昌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南昌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南昌都市圈的发展重点

建设南昌都市圈的建议

 


培育和发展南昌现代化都市圈,对于引领江西高质量发展,对接和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参照黄艳、安树伟(2022)的界定,南昌都市圈由南昌、九江、抚州和宜春构成①,本文旨在分析南昌都市圈的现状特征、识别不足,并提出发展重点和对策建议。

⬆ 南昌八一大桥

 

南昌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绿色生态特色鲜明,文旅资源丰富
南昌都市圈依山傍水,绿色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是推进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地带。国家森林城市在南昌都市圈各地级市全覆盖,生态环境质量等指标都居全国前列。并拥有一批世界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塑造了其独特的地方品质,整体绿色生态优势明显。都市圈拥有丰富的历史、自然等文化资源,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广阔。

(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是江西经济重要增长极
南昌都市圈总面积约为7.7万km2,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5372亿元、总人口为1954.8万人,分别占江西省的46.49%、51.89%、43.27%(表1),人均GDP78637元,高于江西平均水平的19.9%。由此可见,南昌都市圈在江西人口和产业集聚中所承担的关键作用。

 

2010~2021年,南昌都市圈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由4739亿元增长到15372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约为12.5%。都市圈GDP占江西省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50%以上(图1),中心城市南昌2021年经济总量占都市圈的43%。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产业不断集聚
2010~2021年,南昌都市圈产业结构由10.6∶55.7∶33.7演变为6.8∶45.9∶47.3,由“二三一”型变化为“三二一”型的结构(图2),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都市圈传统优势产业以绿色食品、服装纺织等为主,并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产业集聚。都市圈内各地级市计划以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以及其他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四)区位交通优势凸显,不断构建内陆开放新格局
南昌都市圈位于沪(上海)昆(明)与(北)京九(龙)发展轴交汇处,是贯通南北的通道。近年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逐步推进,已形成了普通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长江和赣江等江河航道、昌北国际机场等构成的交通网络,区位交通优势逐渐显现。2021年南昌都市圈进出口总额达到2474.98亿元,分别占都市圈GDP和江西进出口总额的16.10%和49.73%,在江西对外开放中承担着重要职能。2020年全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中,南昌、九江分别位列第39位、49位(黄国华等,2021),中欧班列(南昌)实现固定化常态运行。

(五)科技资源禀赋突出,具备创新驱动的基础
南昌都市圈科技创新资源禀赋突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居江西领先地位。2021年,南昌都市圈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研发)经费占江西的52.8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72%,略高于江西平均水平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专利授权数占江西的50.41%。在都市圈内,南昌在科技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水平方面都居于主导地位,并发挥引领作用。2021年南昌的研发经费分别占南昌都市圈和江西的48.32%、25.52%,2020年专利授权数分别占44.28%、22.32%(表2)。

 

 

南昌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都市圈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中心城市引领作用不足
目前,南昌都市圈处于发育期。南昌的城区常住人口刚刚迈过Ⅰ型大城市300万人的门槛,在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的29个都市圈核心城市中,位居末位(黄艳,安树伟,2022)。都市圈呈“一核集聚”态势,2021年南昌市GDP为6650.5亿元,占江西的22.64%,市域总人口和城区人口分别达到643.7万人、310.57万人,分别占江西的14.25%、24.77%。由此可见,南昌虽是江西经济和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但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其经济、人口总量及在所在省域的比重都位居后列(表3),说明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仍显不足。

 

(二)区域政策协同不够,产业发展目标的可达性不明确
“十四五”时期,南昌都市圈各城市都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如南昌提出要建设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和高端装备三大国际性产业集群;九江提出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提前布局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抚州提出要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配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宜春提出要打造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四个地级市都提出了诸如千亿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宏大的目标,一方面显示出各地布局新兴产业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可能超越实际的盲目乐观以及对“产业集群”认识的误区。因为集聚效应并非在任何条件、任何区域的各个发展阶段和任何产业中都能实现,且在后发地区的实现机制尚需明确探究(王缉慈,2021)。与此同时,四个地级市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政策上的协调沟通不够,有可能引发“逐底竞争”、重复建设等风险。

(三)创新资源未能转化为创新优势,区域创新能力不强
南昌都市圈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等不足。南昌都市圈内除了南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略高于江西平均水平,其他三市均低于江西平均水平。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南昌的研发投入经费仅高于太原,研发经费占江西的25.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最低(图3)。说明南昌都市圈创新资源集聚度较低,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从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的动能尚需提高。

 

(四)营商环境局部良好,整体水平仍待提高
近年来,江西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目前,都市圈营商环境水平不够理想,2020年在全国298个城市中,只有南昌和九江位居前100名,且南昌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位列第5名,而宜春和抚州居后且在江西的11个地级市中都处于后列(表4)。

 

(五)都市圈引力不足,发展动力不强
南昌都市圈与同为中部的武汉、长株潭都市圈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如把“人才”界定为智联招聘统计的有简历投递行为且学历为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南昌人才吸引力指数为30.8(满分100分),在全国城市排名为37位,在中部6省会城市人才吸引力的排名中,南昌仅高于太原(表5)。2020年南昌市出台了《关于支持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希望吸引百万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但是,南昌的吸引人才政策起步较晚且力度不足、地方吸引力相对较弱。

 

(六)城镇化尚待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2021年,南昌都市圈城镇化水平为65.59%,分别高出江西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13个、0.87个百分点。在都市圈内,南昌城镇化水平较高,其他三市城镇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都市圈城乡收入比为2.26∶1(农村居民=1),高于江西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江西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江西和全国的平均水平都高(表6)。因此,都市圈城乡发展水平较低,居民收入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南昌都市圈的发展重点 

(一)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构筑江西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通过健全同城化的协同发展机制,打破地域分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服务于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强化并提升南昌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南昌都市圈各城市联手打造特色的产业集群,依靠域内特色优势资源,围绕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深化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在体制机制、营商环境、数字经济、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生态文明以及扩大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和大胆探索,进而形成基本经验并在成熟时向江西扩散推广,引领江西迈向创新驱动、内外联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全国内陆高水平开放试验区
南昌都市圈作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先行区和引领区,具备较为优越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要依托赣江新区,南昌、九江和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平台,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推动集聚、集群和集约发展。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在产业、经贸、能源资源、人文等领域的经济文化联系,建设高标准的制度性开放体系。提升各类开放平台的作用,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促进各开放平台在信息物流、产业发展上协同合作。加快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的开放格局,不断探索对内、区际和国际“三重开放”的新路子(王必达,赵诚,2020)。

(三)推动绿色发展,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南昌都市圈应充分依靠优质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塑造地方品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寻求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做好做足“生态文章”,打亮打响绿色品牌。南昌都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承担和发挥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商贸物流、向外开放和综合交通等重要功能和重要作用,加快(南)昌九(江)一体化、(南)昌抚(州)一体化发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南昌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的联动发展,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南昌都市圈重点打造成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先行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配置资源、互通有无,促进要素流通和制度一体化建设。

(四)弘扬历史、红色和生态文化,营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深入挖掘和弘扬南昌都市圈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创新和丰富各类文化的传播方式。结合都市圈各地资源特色,打响打亮“天下英雄城南昌”“悠然庐山·自在九江” “抚州·一个有梦有戏的地方”“宜春·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等城市品牌,突出“庐山天下悠”以及汤显祖故里、王安石故里、抚州才子之乡等品牌。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围绕戏曲文化和书院文化、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人民军队摇篮南昌等资源,建设优秀传统文化、自然人文生态旅游、红色文化等旅游体验带。加快文旅业数字化进程,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与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提升赣鄱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设南昌都市圈的建议 

(一)增强政策协同,构建优势互补的分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定位、突出重点、错位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南昌都市圈具有的优质生态、特色赣鄱文化、丰富创新资源、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低廉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向东部都市圈学习其管理组织模式和运营经验,进而形成竞争优势(陈润羊,李恒超,2022)。建立健全都市圈内政策规划协同联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消除区域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合作有序且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格局。

从南昌都市圈整体空间视角积极构建产业链,深化区域产业协作机制,聚力打造产业链优势节点,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辐射转移,加强跨区域产业链建设合作联动、园区合作开发,在产业链的重点环节细化分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合作和加强产业联系,激发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需求,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政府要发挥好中介作用,但当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则需要更加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产业集聚、知识外溢和集体行动的区域治理,使集群内的利益相关主体对地方长期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王缉慈,2021)。

(二)突出核心城市功能,提升都市圈的位势能级
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增强都市圈发展核心和战略增长极的向心集聚力,吸引要素、资源向核心城市聚集,做大做强做优省会南昌。突出赣江新区和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的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南昌都市圈的重要产业集聚区和制度创新扩散源。放宽准入门槛,吸引周边地区和本区域乡村的人口进入都市圈,并引导人口向城市、城区适度集聚。

努力塑造优良的自然、人文和制度环境,提升地方品质,并以此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通过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吸引资本,将南昌都市圈内较为丰富的劳动、土地等要素优化组合起来,推动创新、创业和创造。在已有基础上,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并使高技能人才与一般劳动力形成合理的匹配。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进一步增强南昌都市圈尤其是南昌市的发展能级,以带动和引领江西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乡融合水平。

(三)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增强内生发展的动力
充分发挥南昌都市圈的丰富科技资源优势,健全都市圈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构成的多元创新网络。整合创新资源,联合圈内各市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推动圈内创新要素资源流动共享、创新平台共建共用、创新项目共担共设、创新资金同筹同投、创新收益共同分享,协同提升都市圈的科技创新水平。

借助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研体制、审批管理、人才引进、项目评审、招商引资、激励考核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成熟经验后,向都市圈和全省推广扩散。强化和突出南昌的研发职能以及其他三市的转化应用工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强化科研合作,建设跨地区科技创新联盟,探索建立“科创飞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南昌都市圈应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持续加大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确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整体谋划和具体行动、政府监管和企业创新、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等关系,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改革力度,推出创新性的举措,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回应企业关切和需求,弘扬企业家精神。

通过项目委托、策划、技术咨询、奖励等多种形式,委托会计事务所、咨询机构等第三方机构招商引资。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联动,打通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智能化能力,打通各个部门、政务微信、网络服务与监管平台,优化审批和监管流程,为企业提供以“个性指南+智能申报”为特征的办事全过程智能化办事辅助服务(陈润羊,2022)。不断完善“赣服通”“赣政通”等综合性的集成系统,连接线上线下、打通各个部门,促进数据共享和办事协调。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节省市场主体的办事成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通过完善的法治体系,促进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五)顺应技术变革趋势,强化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
借助南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九江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开通,将南昌都市圈打造为江西数字经济的产业核心区和创新引领区。放大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驱动力,并引领该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协调机制,运用数字技术推进都市圈治理。编制和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深化圈内数字产业体系协作与分工,完善都市圈数字产业生态。

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前瞻布局VR、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围绕关键数字技术,进行协同科研攻关。以数字技术赋能本地特色化的产业体系,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培育和引进更多、更具创新能力的数字化企业。通过高校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培养数字化人才。挖掘更多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积极建设智慧城市,提高都市圈的治理效能。

【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编号:2021ZD003)、兰州财经大学“二十大专项”课题(编号:Lzufe2022Z-003)、2022年度校级智库委托项目(编号:兰财大校发〔2022〕146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润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N].甘肃日报,2022-06-24(005).
2. 陈润羊,李恒超.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西安都市圈[J].中国投资,2022(Z7):88-93.
3. 黄国华,付军锋,王国秀等.2020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报告[J].中国海关,2021(10):6-7.
4. 黄艳,安树伟.中国都市圈:识别、特征与发展态势[J].中国投资,2022(Z2):29-36.
5. 李志军.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21.90-130.
6. 任泽平.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Z].2022.
7. 王必达,赵城.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模式创新:“三重开放”同时启动与推进[J].中国软科学,2020(9):70-83.
8. 王缉慈.深化产业集群研究势在必行[Z].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