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兰州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兰州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
●兰州都市圈未来发展的重点
●建设高质量发展兰州都市圈的对策
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以都市为核心,其辐射影响的范围谓之都市圈(肖金成,2021)。都市圈核心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要达到300万人以上,且承载省会城市的重要功能(黄艳,安树伟,2022)。2021年,兰州城区常住人口刚达到300万人,辐射半径为50~100km。依据地域完整、数据可得的原则,本文界定的兰州都市圈空间范围包括兰州和白银。培育和发展兰州现代化都市圈,对于引领甘肃高质量发展,对接和融入兰州-西宁城市群、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兰州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
兰州地处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兰州都市圈既是连接我国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沟通中亚、西亚、中东欧与东盟国家的桥梁纽带,也是黄河上游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基点。兰州都市圈面积34300km2,2022年常住人口591.7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979.03亿元,分别占甘肃的8.05%、23.74%、35.52%(表1)。2022年兰州都市圈进出口总额达到264.89亿元,占都市圈GDP的6.66%,占甘肃进出口总额的45.34%。兰州都市圈在西北乃至全国开放发展和内外连接沟通中承担着重要功能。
(二)历史底蕴深厚,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兰州都市圈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交相辉映,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兼有,红色文化资源富集。2016~2020年,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规模持续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3.84亿元增加至87.8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30%,占都市圈GDP的比重由2.41%上升为2.60%。2016~2022年,除去遭受疫情冲击的年份,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19年旅游总收入达到873.60亿元,接待游客9873.80万人次(表2)。近年来,兰州都市圈文旅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三)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是甘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0~2022年,兰州都市圈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从1440.77亿元增加至3979亿元,兰州都市圈GDP占甘肃省GDP的比重虽有轻微波动但稳定保持在35%以上,2017年达到最高,为39.47%(图 1)。兰州都市圈是甘肃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2010~2022年,兰州都市圈产业结构由4.50∶49.21∶46.29演化为4.56∶35.24∶60.20,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保持平稳状态,均维持在5%以下,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了13.9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骤升13.9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演变为“三二一”型(图2)。与此同时,随着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产业结构也不断趋向合理化,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实力仍然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五)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兰州都市圈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研发投入强度不断加大,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021年,兰州都市圈研发经费支出75.31亿元,占甘肃的58.17%,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98%,比甘肃省平均水平高0.72个百分点 。2020~2022年,兰州都市圈专利授权量由10233件增长到11328件,占甘肃的比重由48.75%提高到50.3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由1212项增长到1995项,但占全省比重却下降了3.12个百分点(表3)。随着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也将为都市圈和甘肃的动能转化提供新的动力。
兰州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都市圈雏形日趋明显,核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
2021年,兰州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人,刚刚迈过I型大城市的门槛,兰州也是目前我国已形成的30个都市圈中城区常住人口最低的城市。2010~2022年,兰州市GDP占甘肃的比重由28.64%波动上升为29.85%,常住人口占甘肃的比重由14.15%增加到17.71%(图3)。2022年兰州市GDP达到3343.5亿元,市域总人口和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441.53万人、303.13万人(2021年);与西安和乌鲁木齐相比,GDP分别相差8143.01亿元、549.72亿元,人均GDP分别低12660.33元、19640.64元(表4)。兰州是甘肃省经济和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与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尚有差距,且其对周边区域的带动辐射能力不强。
(二)发育程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兰州都市圈仍处在都市圈的萌芽期(黄艳,安树伟,2022),与同在西北的发育期的西安都市圈、萌芽期的乌鲁木齐都市圈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兰州都市圈面积分别是西安、乌鲁木齐都市圈的90.60%、39.29%,2022年,常住人口分别是这2个都市圈的26.31%、103.77%,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个都市圈的23.39%、65.62%,人均GDP分别是2个都市圈的88.89%、63.24%(表5)。综上可知,西北地区的这三大都市圈中,兰州都市圈的面积最小,常住人口远低于西安都市圈但多于乌鲁木齐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都低于其他2个都市圈。因此,兰州都市圈应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
(三)营商环境不优,市场主体活力不强
营商环境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兰州和白银的营商环境指数分别位居甘肃的第一位和第七位。2020年,兰州虽在全省排名未出现变动,但营商环境指数不增反降,而白银出现了轻微幅度的上升,全省排名提升至第四位。在西北的5个省会(首府)城市中,兰州高于银川和西宁,但低于乌鲁木齐且与西安的差距巨大。在全国298个城市中,2020年与2019年相比,兰州市排名下降了11名,白银市上升了51名,但在全国城市中仍属后列(表6)。
(四)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
2022年,兰州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7.53%,分别高出甘肃和全国平均水平的23.34个、12.3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3732元、15085元,两者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城乡收入比为2.90∶1(农村居民=1),高于全国但低于甘肃的平均水平(表7)。结果表明,都市圈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平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五)人才吸引力不足,发展动力受限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如果将“人才”界定为智联招聘统计的有简历投递行为且学历为专科及以上的用户,近年来兰州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虽有上升,但在全国100个最强人才吸引力城市中,排名却日趋衰落。2019~2022年,除2020年兰州市掉出一百名外,其余年份位次都在下降,分别为第50位、76位和96位,而西北其他4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位次也有下降的趋势(表8),由此说明,在北京、上海、深圳居前三,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的背景下,西北城市人才吸引力都呈相对衰减态势,但兰州人才吸引力衰退的更为严重,城市未来的发展动力受限。
(六)环境问题突出,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宽
2022年,兰州市和白银市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分别为301天、329天,年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82.5%、90.1%,分别比甘肃低7.7个和0.1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4.46、3.67,分别比甘肃高1.04、0.25,由此说明,兰州都市圈空气质量低于甘肃全省平均水平。
2022年,兰州有17所本科院校、11所专科院校,合计占甘肃高校数量的57.14%;而白银仅有2所专科院校,仅占甘肃高校数量的4.08%。2022年,兰州市有2059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49万张,分别占甘肃的8.15%、18.47%;白银有1399个医疗卫生机构,仅占全省的5.54%。2022年,兰州有17家三甲医院,占甘肃的42.5%,而白银仅有4家,占甘肃的10% 。由此可见,兰州都市圈的高水平教育和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宽,且分布不均,优质资源高度集中在兰州。
优化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
兰州都市圈的空间结构为“四核、三轴、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强化核心区引领,推动形成三条发展轴,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
“四核”是指以兰州中心城区、白银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构成的都市圈核心区,既是都市圈的人口和经济的主要聚居区,也是主要创新平台和科教资源密集区,形成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核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兰州中心城区在优化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白银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功能定位,全面提升兰州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兰州-白银同城化进程,进而带动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三轴”是依托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形成的都市圈三条经济发展轴,包括:由兰州中心城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串联而成的发展轴,由兰州中心城区到白银区连接拓展而成的发展轴,以及由兰州新区到白银区衔接延伸而成的发展轴。“三轴”承担生态修复、文化复兴和产业转型的功能,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构成了都市圈人口经济分布的主要形态,要深入实施绿色生态产业培育、黄河文化传承、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和污染治理等重大工程,着力构建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多节点”是指以皋兰、永登、平川、靖远等各个区(县)构成的功能单元,着眼都市圈整体性功能布局,积极推动重点毗邻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一批产(业)城(市)人(口)融合、功能完备、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都市圈特色功能节点,形成都市圈生产、生活、生态、安全等不同功能单元,区(县)政府所在地是就地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各个县城通过产业承载、特色功能塑造进而多点支撑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
兰州都市圈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构筑向西、向南开放战略平台
兰州都市圈需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借助兰州国际陆港空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和已开通的中欧、中亚等国际货运班列,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新空间,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后原产地等新机遇,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将都市圈构筑为我国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平台,协同推进区域内开放、区际开放与国际开放的“三重开放”(王必达,2021),助力解决甘肃对内开放不足和区际开放滞后的问题。
(二)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绿色发展
兰州都市圈位于黄河流域上游,需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以点状开发和面上保护为原则,根据区域的环境资源承载力,合理布局城镇与产业,严格控制经济开发范围和强度。发展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流域生态补偿,寻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可行途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做足黄河相关的文旅、休养康养产业等文章,提高都市圈的民生共享水平(陈润羊,2020)。
(三)突出核心城市职能,支撑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
目前都市圈核心城市兰州仍然处在集聚要素的阶段,扩散效应和引领带动功能不足。这就需要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推进壮大产业体系、创造就业岗位、做优公共服务、引导人口集聚。兰州都市圈需深化与临夏、定西、西宁、海东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沟通机制。提升兰州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兰白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推进白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推动兰州都市圈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发展新型产业。
建设高质量发展兰州都市圈的对策
(一)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体系
通过完善就业、宜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文化娱乐等城市综合功能,进而构建“核心城市-都市圈-经济圈”的区域发展网络。以都市圈为单元,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享,完善交通、5G等基础设施,打通断头路,提高城际互联互通水平,推进兰州-白银时速250km城际铁路建设,在既有兰州-中川城际提速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新建中川-兰州城区的高速客运铁路。将建设兰州都市圈与“强省会”的强中心城市结合起来,并把包含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在内的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统筹起来,才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兰州都市圈发展空间,培育定西、临夏等中等城市,增强区域经济联系,构建多级支撑、优势互补的城市与区域发展体系,从而引领和带动甘肃的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飞地经济,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兰州新区、各类开发区等积极承接东部外溢且兰州都市圈有基础但薄弱的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兰州都市圈的科技创新优势,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按照集中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的原则,建设好兰州新区,积极申报创建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把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创新要素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区域形态。主动与天津、上海等地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发展产业飞地、科创飞地、“制度飞地”。借助各类功能性平台,做好基础建设和管理服务,主动承接发达地区并积极发展精细化工、能源矿产开发与加工、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和加工贸易等产业,并借此着力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的产业链上做好补链、延链和强链的工作。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动力核产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发达地区直接托管、双方入股等新型管理服务模式,探索去行政化的“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将“亩均收益”引入绩效评价体系,并由入驻方共享税收分成(陈润羊,2021)。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确立市场化的创新导向,搭建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联合研发的共享化、开放化平台,促进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三)改善地方品质,吸引周边人口人才进入
降低进入门槛,吸引省内和周边省份人口进入,改善地方品质,提高兰州的城市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制定和出台吸引人口、人才的政策,提升兰州都市圈的人口集聚度。推进就地化务工,扩大常住人口的数量,从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着力保障农民工的市民化待遇。实施“大学生留甘留兰行动计划”,营造公平竞争和包容创新的环境,并从支持就业创业、人才津贴发放、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甘肃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等不适宜人居地区的人口向兰州新区的搬迁工作,并从住房补贴、耕地跨区域流转、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培训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鼓励。
(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统筹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引智、本地市场主体培育的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塑造竞争优势。正视兰州都市圈营商环境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距,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所有制中性保障公平竞争为特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完善“陇商通”等一键服务系统,连接线上线下、打通各个部门,促进数据共享和办事协调。打通各个部门、政务微信、网络服务与监管平台,优化审批和监管流程,为企业提供以“个性指南+智能申报”为特征的办事全过程智能化办事辅助服务。解放思想,创新招商引资引智方式,探索项目委托、策划、技术咨询、第三方机构等多种形式,尤其想方设法多引进一些外资,以改善投资结构激活发展动力。探索设立年薪制的聘任制公务员岗位,引进职业经理人,创新设立“首席招商引资官”制度,通过有吸引力的薪资,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加大并公开奖励对招商引资引智有重大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陈润羊,2022)。
(五)加快就地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方面,顺应人口向沿海等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为民众出省就业提供培训、信息等服务。另一方面,推进以城市、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为实现三产融合、产(业)城(市)人(口)融合创造条件。以兰州都市圈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空间形态,并以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抓手。不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步伐,按照城市常住人口配置公共资源,并公平享受市民化的待遇。遵循要素流动追求报酬的规律,配合使用政府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的手段,改革阻碍城市要素下乡的体制机制,鼓励并支持企业家、大学生、务工农民、新乡贤等结合乡村和县域优势资源进行创新创业,将劳动、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组合起来,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乡村产业复杂度,促进乡村产业回报率提升,推动差异化。
【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21ZD003)、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支持项目(2023QB-066)、兰州财经大学智库委托项目(兰财大校发〔2022〕146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肖金成.关于新发展阶段都市圈理论与规划的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4):4-9,75.
2.黄艳,安树伟.中国都市圈:识别、特征与发展态势[J].中国投资,2022(Z2):29-36.
3.王必达.论甘肃向西开放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N].甘肃日报,2021-12-13(004).
4.陈润羊.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J].党的建设,2020(7):61.
5.陈润羊.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N].甘肃日报,2021-08-20(006).
6.陈润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N].甘肃日报,2022-06-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