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激发投资潜力

激发投资潜力

文/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非洲国家正在兴起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政策进行了显著调整,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进口依赖

文 |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近年来,非洲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据非洲发展银行统计,近10年来,非洲国家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约为4.77%,总体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世界银行在2016年度报告中预测,2017-2018年非洲国家平均GDP增速将超过5%,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部分非洲国家加入“新兴经济体”行列,也为非洲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生力量。非洲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红利极为突出、国内市场及发展潜力巨大,加上投资环境日益改善,非洲正在成为全球投资的热门区域。

尽管非洲地区经济发展和投资前景总体较好,但农业生产当前仍然是非洲地区稳定和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非洲是全球最依赖农业生产的地区。据统计,东非地区农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31%;南部非洲地区主要国家农业产值占比约为30%;西非地区22%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北部非洲各国农业发展差异较大,部分国家如苏丹对农业高度依赖,这些地区始终处于农业高风险中;中部非洲对农业生产的经济依赖度为18%,处于最低水平,但也需随时应对粮食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非洲农业生产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极为突出,非洲排放的温室气体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但却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非洲地区65%的人口受到气候变化影响。2017年,非洲东南部国家因连续干旱,约3800万人面临粮食安全风险。这也凸显出非洲地区农业以及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脆弱性。

近年来,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非洲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壮大本国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一方面,主要国家通过实施生产支持政策、调整贸易政策,提高本国农业综合产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另一方面,全球主要国家和机构也通过援助、投资合作等大力支持非洲地区农业农村发展,促进非洲地区经济健康增长。2017年,非洲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向好,优势农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各国政府对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国际市场参与程度等方面日益重视;同时,在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援助计划、项目以及金融资金支持下,反贫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从业人才培训等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为非洲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进一步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发展进步与挑战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非洲地区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17年,非洲主要国家重视粮食自给,积极发展粮食等主要作物生产,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进口依赖。但受区位、气候以及资源禀赋条件影响,部分国家重要农产品产需缺口仍较大。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基于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非洲各国也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提升。

粮食生产与贸易得到发展,但区域不平衡特征仍然显著。2017年,在保障本国粮食自给水平的目标引导下,非洲国家积极发展粮食生产,部分国家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尼日利亚政府通过实施综合项目支持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稻米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通过技术改良稻米单产水平也明显增加,大大提高了国内自给能力。上半年,尼日利亚稻米进口已减少80%。苏丹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65%,达到4790万英亩,产量增加了58%。但是,受干旱、虫灾等灾害影响,部分国家粮食大幅减产,非洲整体的粮食产需缺口仍然较大,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和粮食短缺状态。据世界粮农组织监测,去年底以来,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遭受了历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农作物粘虫病害,仅2017年一月份,赞比亚、马拉维两国就有13.5万公顷玉米作物遭受粘虫侵袭,导致玉米欠收。除虫灾外,干旱也在继续影响非洲主要国家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非洲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部分国家的贫困程度。受干旱影响,肯尼亚大米产量下降53%,玉米产量下降20-30%,导致肯尼亚的饥饿人口从年初的260万增至340万;东非之角国家面临饥荒的人口也达到创纪录的2650万。

重视生产资料供给与产业发展。长期以来,良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短缺成为制约非洲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十年来,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资料供应能力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非洲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和机械装备供应。农药方面,为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保护环境,部分非洲国家越发重视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更安全、环保的有机农药来替代传统无机农药。农机方面,部分国家地区希望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农业工具如锄头、小型拖拉机和化肥等农资援助,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化肥方面,2016年以来,东非各国与丹麦、德国、巴基斯坦、中国、日本等投资国政府、企业合作,建设化肥生产厂。2017年,尼日利亚首个大型化肥生产企业——Indorama Eleme化工有限公司将建成投产,企业累计投资15亿美元,包含有配套码头及83.5公里的天然气管线,年产尿素可达150万吨,建成后即为非洲最大化肥企业。坦桑尼亚接受丹麦、德国、巴基斯坦等国公司投资30亿美元,拟建设日产3800吨的化肥厂,预计2020年投产。乌干达接受中国广州东送能源集团签署投资协议,预计投资金额6.24亿美元,生产钢铁、肥料和酸类物质。东非化肥公司在肯尼亚纳库鲁投资3亿美元建设年产量为10万吨的化肥厂。摩洛哥世界最大的磷酸盐出口商Cheipien des Phosphates(OCP)拟在埃塞俄比亚Dire Dawa建造价值37亿美元的化肥厂。基于化肥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非洲主要国家农业产出有望进一步提高,未来非洲各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潜力也尤为可期。


⬆马达加斯加伊麦利那,在收割水稻的农民(CFP)


生产贸易政策显著调整

2017年,为促进农业稳步发展、满足本国农产品消费以及贸易需求,非洲主要国家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政策进行了显著调整,政策涉及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支持政策、价格支持政策、进出口贸易政策以及渔业监管等方面。

为加快缓解贫困和饥饿问题,非洲主要国家通过实施供应生产资料、提高社会化服务、实施价格支持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发展,重点支持粮食作物和能实现创业、增加收入的经济作物生产能力提升。2016年以来,津巴布韦政府积极支持小麦生产,以提高国内小麦自给能力。政府为农民提供种子、肥料和耕作服务,待粮食收获后,农民向粮食销售董事会提供约定的数量作为免费贷款的还款。埃及政府为鼓励小麦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2017年收获的小麦采购价格。为鼓励玉米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提高国家玉米储备水平,肯尼亚政府也提高了2017年玉米收购价格。津巴布韦政府积极完善棉花收购价格机制,针对不同等级棉花实施不同的收购价格,以激励本国棉花生产,为纺织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埃塞俄比亚于2017年3月推出了市场为向导、需求为驱动多元化的农业推广计划,旨在推动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减少贫困和创造财富。

随着全球农业经贸合作日益密切,非洲主要国家也积极调整贸易政策,创造有利于本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贸易环境。

2017年,乌干达和埃及围绕稻米和小麦调整了进出口政策。其中,乌干达取消对稻米进口的税收优惠,并将关税税率提高至与稻米成品一样的水平,进口稻米的税额从每吨250美元恢复至每吨345美元。埃及政府延长了自2008年起启动的稻米出口禁令,并于2017年9月取消了对含有麦角菌小麦的进口禁令,转而采用国际标准,该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国内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肯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围绕玉米对进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由于国内玉米减产,为减轻需求压力及平抑价格,肯尼亚政府批准免关税进口共500万吨非转基因黄玉米用于饲料用途。因玉米丰收,赞比亚政府于2017年4月取消了暂停玉米出口的措施,但会继续征收10%的玉米出口税。

援非行动全面深化

虽然非洲各国农业发展表现出积极的迹象,但非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消除。绝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存在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病,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其内部需求、政府改革、管理体制、自身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始终未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并且,由于内战影响以及异常气候现象诱发了干旱、洪水、虫灾等恶劣天气状况,许多非洲国家粮食生产能力遭到破坏,遭遇粮食短缺危机,消费者价格指数攀高。包括中非共和国、津巴布韦、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刚果(布)、刚果(金)、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南苏丹、乌干达等数十个非洲国家都迫切需要粮食援助,一些国家出现了人道主义危机。因此,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需要国际社会积极施以援手。2017年,全球各大机构继续加大对非援助力度。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对非洲进行人道援助、解决饥饿、恢复生产和创造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对非洲多个国家进行金融支持,通过对向主要国家畜牧业、渔业、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农民脱贫。

世界银行(WB)扩大资金援助支持非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主要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改善以及促进出口贸易等方面。

非洲开发银行(AfDB)围绕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抗旱能力提升、生产和加工技术培训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等领域,向非洲主要国家提供贷款和实施项目支持。

其他国际机构和组织也纷纷援助非洲各国,重点支持农业供水和卫生条件改善、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

中非合作也在技术示范交流、人才培训、项目援助、粮食援助以及投资合作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一是推动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重点帮助非洲发展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已在非洲援建25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对提高东道国农业生产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加强多双边农业技术及人才培训,中国对非洲多国提供多双边、多级别、多方向的技术交流与培训。三是积极开展农业项目援助,中国已经投资近300亿美元用于援助非洲国家的不同项目,中非工业化、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合作计划正在全面扎实推进。四是继续实施粮食援助计划,为应对非洲部分国家出现的饥荒等问题,2017年中国政府向非洲多个发生灾害的国家提供了粮食援助。五是对非投资合作取得新进展,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已为非洲创造了近3万个工作岗位,成为为非洲提供最多就业机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非合作的一大批基础设施、经济合作区和工业园等也开始或即将投入建造。(编辑:杨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