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中阿博览会助推宁阿经贸合作

中阿博览会助推宁阿经贸合作

2025年8月

8月封面文章

发挥平台-枢纽-通道作用
——第七届中国- 阿拉伯国家博览会8月在银川举办
 
● 提升中阿博览会平台功能 深化中阿经贸合作水平
● 中阿博览会助推宁阿经贸合作
● 投资阿拉伯国家——国别指南
● 宁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

文|白楠  苗军辉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

 

导读

“近年来,中阿产业对接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与农产品贸易,清洁能源领域的能源合作项目,贸易投资与园区建设及入驻。”

中阿双方产业对接现状

● 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前瞻

 


 

宁夏业已举办6届中阿博览会。截至2023年,宁夏先后与170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进出口总额增长182.6%。2013年至2023年8月底,宁夏累计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6家,占全区历年设立外资企业总量的24.7%;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占全区历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72%。宁夏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50个,对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贸易增长强劲,进出口增速分别为32.3%、27.5%,增速远高于传统市场。宁夏《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由2022年的3.4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6.8亿美元,年均增长25%。到2027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22年的257亿元增长到2027年的514亿元,年均增长14%。

自2013年以来的12年间,中阿博览会累计签约成果1616个,投资金额1.07万亿元,涉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经贸合作成果。

 

中阿双方产业对接现状  

近年来,中阿产业对接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与农产品贸易,清洁能源领域的能源合作项目,贸易投资与园区建设及入驻。

(一)中阿现代农业合作
2022年的中阿峰会上提出,同阿拉伯国家共建5个现代农业联合实验室,开展50个农业技术合作示范项目,向阿方派遣500名农业技术专家,将中阿农业和科技合作提到新的高度。

(二)中阿清洁能源与技术创新合作
2022年中阿峰会提出,中阿双方共建中阿清洁能源合作中心,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国参与总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展能源科技研发合作,加强能源政策协调,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三)中阿人工智能合作
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都表现出提前布局以及弯道超车的魄力。以沙特为例,其“2030愿景”中的战略规划一半以上都与人工智能相关,并已拨出200亿美元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四)贸易投资与园区建设
在沙特、阿联酋、埃及、阿曼、摩洛哥等国家,中国已建成了五个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抱团出海”的平台。

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项目签约仪式在宁夏银川举行,共形成合作成果403个,金额达1709.7亿元人民币(中新社记者 杨迪摄

 

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前瞻  

2024年以来,宁夏加快实施“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锚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2024上半年,宁夏与阿拉伯国家贸易额为1.9亿元,同比增长4.5%。目前宁夏业已设立中阿经贸合作示范园。该示范园活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阿博览会两块招牌和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与阿拉伯国家各领域优势产业展开合作或签署合作协议,计划获得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授权,打造一个中阿国家馆与22个阿拉伯国家常设馆。

(一)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对接现状与前瞻

1.宁夏在对阿现代农业技术转移方面硕果累累
银川中阿技术转移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面向阿拉伯国家发布了760项先进适用技术,促成中阿双方签订科技合作协议90多项。由中国商务部和宁夏共同投资援建的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成功种出近千亩饲草。该中心还将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技术分享给毛里塔尼亚、阿联酋、苏丹等国的农业技术人员,带动这些国家种植饲草上万亩,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农业合作的一张亮眼名片。

2024年上半年宁夏农产品进出口达11.9亿元,同比增长14%,占宁夏全区进出口总额的11.8%。宁夏蔬菜种子远销中东15个国家和地区,阿联酋更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2.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合作前瞻
宁夏致力于节水科技创新,在光伏技术、智慧农业和节水灌溉等领域,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关键技术体系,创制了迭代性产品,突破了旱区节水农业“卡脖子”技术,为旱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比如宁夏的“光伏智慧农业+节水技术”采用大棚顶部发电,降低能源成本,同时遮阳降温,减少水分蒸发。智慧节水系统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可降低农业用水量。

(1)设立盐碱地治理海外技术交流中心
同样干旱缺水的阿拉伯国家亟需宁夏的技术支撑。此前依托于中阿博览会交流平台,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沙特阿拉伯海湾龙贸易控股公司就旱区盐碱地农业技术转移上已建立了合作。通过技术转移转化,把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装备的土壤快速改良、风光互补智能控制、特种光伏设施农业装备建造、复合渗灌产品加工等10项成套技术将应用于沙特,助力该国发展绿色、节能、低成本、高质量农业。

设立盐碱地治理技术转移交流中心的设立可及时针对阿拉伯国家需求,随时优化技术(如耐高温光伏板、低耗水作物品种)。同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本地化人才培养”,为签约对象国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未来宁夏在农业领域与阿拉伯国家可继续设立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荒漠化联合研发实验室等众多技术交流合作中心,开展对象国农业问题研究,并开展定期培训,培养农业现代化人才,推广农业现代化经验。

(2)宁夏和阿拉伯国家可依托中阿博览会平台拓展农业合作领域
宁夏“六新六优六特+N”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包括枸杞、葡萄酒、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等农产品产业。宁夏兴耘田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借助银川与迪拜直飞航线积极拓展中东市场,将宁夏约19种高品质冷凉蔬菜运往阿联酋。截至2024年,该公司已成功出口近100万元冷凉蔬菜,成为宁夏首家从银川河东机场批量直供迪拜的冷凉蔬菜出口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在与沙特、阿曼等7个中东国家洽谈进口蔬菜业务。

宁夏夏季气候凉爽、病虫害少,适合种植绿色蔬菜,与阿拉伯地区沙漠高温环境形成互补。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在阿拉伯国家市场广阔。同时宁夏致力于构建农产品外销全产业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宁夏拥有直飞阿拉伯国家航线,缩短运输时间,保障产品质量。未来宁夏可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等企业与阿拉伯国家企业合作对接,将更多宁夏本土高品质特色农产品推广至阿拉伯国家。

(二)设立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交流中心发展清洁能源与技术创新
宁夏作为中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目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围绕光能、风能、氢能、储能等能源开发,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壮链补链延链。预计到2025年, 宁夏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达到30%以上。同时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太阳能辐射的高能区之一。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可推动宁东、红寺堡等地区建设GW级光伏或风电集群,争取纳入国家“沙戈荒”大基地规划。加快布局先进储能系统,发展电化学储能、光热熔盐储能技术,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问题。

目前阿拉伯国家运行的清洁能源项目卡塔尔哈尔萨光伏电站(800MW)、阿联酋宰夫拉电站(2GW)都通过超大规模集中式开发降低成本,在中阿博览会框架下,双方可搭建清洁能源项目合作平台,促进企业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的交流与合作。宁夏相关企业可通过洽谈与实地考察切实了解阿拉伯市场情况,签订可推动落地的具体项目。切实发挥交流平台招商引资功能,吸引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的企业开展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合作。

(三)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
2021年,国家部署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宁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8个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宁夏目前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双中心省区,也是全国“东数西算”工程十大集群之一。2023年宁夏算力资源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一。宁夏建成全国首批“万卡级”智算基地,智算能力全国领先;建成了全国首批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可以为国产芯片提供测试、验证等服务。2025年起,宁夏聚焦打造“中国算力之都”“三基地一中心”等目标任务,努力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第一增长极。

1.共建绿色能源驱动的智算中心
宁夏智算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但其算力应用能力仍需提升。阿拉伯国家对智能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算力需求强烈,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解决方案,推动算力在农业、教育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宁夏可与阿拉伯国家共同建设区域性数据中心,为双方提供高效、绿色的算力服务。并输出先进的智算技术和人才培训经验,帮助其提升本地算力技术水平,在农业、医疗等领域打造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推动智能算力技术的实际应用。

2.在中阿博览会平台搭建游戏产业算力效果展区
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算力的持续提升密不可分,算力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为游戏的开发、运行以及体验优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它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持复杂的图形渲染、物理模拟和实时交互,还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可在中阿博览会平台搭建算力效果展区,借助算力调度技术实时调用宁夏超算资源渲染《黑神话:悟空》中的经典游戏场景,让参会者感受身临其境的游戏世界。并且同步数据大屏展示宁夏数据中心实时能耗、碳减排量,将宁夏绿色算力数据成效进行直观展示。

3.举办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
从人才培养的源头来看,本地高校宁夏大学、中卫职业技术学院等在AI学科建设方面相对薄弱,缺乏顶尖的AI学科,每年培养的硕士以上AI专业人才不足百人。这导致企业在开展AI技术研发、智算中心运维管理等工作时,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制约了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可以中阿博览会为平台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并建立对应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四)贸易投资与园区建设
中国阿曼(杜库姆)工业园由宁夏中阿万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主导)负责投资建设根据投资规划,跨省联合招商吸引河北、辽宁等省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项目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签约并揭牌。该产业园位于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内,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20个产能合作示范区之一,占地11.72平方公里,有望通过5年的建设初具规模,逐步开发石油炼化、轻重工业、物流仓储等多种功能。杜库姆经济特区作为阿曼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杜库姆港连接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南亚、中亚是中国商品进入海湾地区的重要通道。通过建设产业园预计吸引9个工业项目5年内落户,投资总额32亿美元。从而进一步推动杜库姆经济特区的发展,使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项目在园区落户,并促成与之相关的经验和技术转移,令阿中双方均从中受益。

宁夏曼凯投资于2017年与埃及有关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并在埃及姆努夫省的萨达特工业城购置了总规划面积达3.1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并牵头在埃及萨达特城建设大型工业项目——中埃·曼凯纺织产业园。

因此可在中阿博览会召开期间,组织产业园区招商推介活动。杜库姆产业园区所在国阿曼长期政局稳定,应结合阿曼的能源资源和临近霍尔木兹海峡的区位优势,推动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本地化。并借机依托绿色金融工具降低转型成本,向“区域产业枢纽”升级。发起中阿“一带一路”共同基金筹措发展资金搭建技术转化平台,吸引中国光伏、风电企业参与阿曼“绿色氢经济特区”建设。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阿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提升中阿博览会战略定位研究”项目号:NYG20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