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成都都市圈:发展与展望

成都都市圈:发展与展望

文|王瑞娟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

导读

成都都市圈应不断完善都市圈的圈层结构,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促进公共资源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治共保,不断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成都都市圈发展现状和特征

成都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成都都市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

成都都市圈未来发展重点

成都都市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
成都都市圈在产业分工、经济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都市圈内部结构仍不均衡。本文通过对我们研究的成都都市圈发展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成都都市圈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存在断层,不同等级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层次不齐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完善成都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分类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壮大Ⅰ型和Ⅱ型大城市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网络化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以“两轴”“三带”为支撑,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发展。最后针对都市圈协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 成都都市圈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 发展方向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重庆市梁平区金带街道滑石村,沪蓉高速公路滑石寨大桥在晨雾中延伸
(新华社发 刘辉摄)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有利于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合作路径,形成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交通网络发达、环境和谐宜居的区域发展格局。都市圈研究的基础是都市圈的识别和界定,目前较多采用的界定标准包括人口规模、经济指标和距离要素等。国内对于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确定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对于都市圈范围的确定标准尚不统一,有使用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来测算都市圈范围,或根据周边地区与核心城市的联系度来确定范围。按照黄艳、安树伟(2022)对于我国都市圈空间范围的研究,成都都市圈范围包括成都、眉山、资阳、德阳、雅安、乐山、绵阳、遂宁、自贡、内江,共10个地级市(注①)。

 

成都都市圈发展现状和特征

成都都市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之一,整体经济发展较快,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准确判断成都都市圈的现状特征与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都市圈提档升级。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都中心城市地位突出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GDP由11507亿元提高至32448亿元,占四川省的比重由66.96%上升到2018年的70.02%,2019年后略有下降,整体在四川省的比重接近70.0%(表1),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都市圈其他城市GDP也呈上升趋势。

截屏2022-05-27 上午9.19.24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人均GDP从26593元增加到68189元,整体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020年,都市圈内成都、自贡、德阳、绵阳、乐山五个城市人均GDP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遂宁、内江、眉山、雅安、资阳五个城市人均GDP与中心城市差距较大,也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成都人均GDP远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和四川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图1)。

截屏2022-05-27 上午9.19.37

(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产业高级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由11.5∶50.2∶38.3调整为8.8∶34.5∶56.7,产业结构变化较为合理(图2)。本文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来说明城市的产业发展状况,通过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来衡量。若该比值越大,则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越强。整体上看,2010~2016年,成都都市圈产业高级化水平不断增长,但总体小于1,说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2017~2020年,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由1.05上升为1.64,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图3)。

截屏2022-05-27 上午9.19.44

截屏2022-05-27 上午9.19.56

(三)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小学千名学生拥有的专任教师数稳中有升,成都、自贡、内江和资阳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相对较低,自贡、内江和资阳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师资力量略显不足(表2)。成都都市圈普通高中千名学生拥有专任教师数由61人上升至78人,都市圈高中阶段整体师资数量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成都普通高中千名学生拥有教师数最多,师资力量最强,Ⅱ型大城市如自贡、绵阳高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但也呈上升趋势(表3)。

截屏2022-05-27 上午9.20.10

截屏2022-05-27 上午9.20.19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2张/人上升至79张/人,整体水平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成都市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较多,作为中心城市,随着人口增加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跟进较快,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均显著提升(表4)。

截屏2022-05-27 上午9.20.26

(四)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其中成都市最高,从19920元提升到48593元,远高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2020年,成都、自贡、德阳、绵阳、内江、乐山、眉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四川省平均水平,遂宁、雅安和资阳略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分析,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不同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收入差距绝对值均低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2020年成都、绵阳、内江和雅安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2万元,其他城市均低于2万元(图4)。

截屏2022-05-27 上午9.20.39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不同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成都市由2.4∶1(农村居民=1,下文同)下降到1.8∶1,2020年成都市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最小(图5)。

截屏2022-05-27 上午9.20.46

 

成都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等级结构存在断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层次分明的等级系统有利于都市圈内的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人口有序流动,进而影响到区域内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成都都市圈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变化较大。按建成区人口测算,2010~2011年成都都市圈没有特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核心城市为I型大城市成都,中等城市包括自贡、绵阳、遂宁、内江和乐山,I型小城市包括德阳、眉山、雅安和资阳。2012~2013年,成都都市圈依然没有特大城市,仅有一个I型大城市成都。2012年自贡市人口超过100万人,由中等城市升级为Ⅱ型大城市,德阳市人口超过50万人,由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2013年绵阳市人口超过100万人,由中等城市升级为Ⅱ型大城市。2014年成都市人口超过500万人,由I型大城市升级为特大城市,眉山市人口达到50万人,由I型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2014~2020年成都都市圈城市等级规模相对稳定,城市等级没有变化(表5)。

截屏2022-05-27 上午9.20.57

成都都市圈的城市等级规模存在断层,2010~2011年,没有特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都市圈发育程度较低。2012~2013年,Ⅱ型大城市增加了自贡和绵阳,都市圈等级有所升级,但仍缺少特大城市。2014~2020年,成都市建成区人口突破500万人,升级为特大城市,眉山市由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其他城市等级没有较大变化,都市圈I型大城市空缺,出现断层。整体分析,成都都市圈2010~2020年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断升级,但发育程度不高,城市等级结构不完善,存在断层现象,亟需提升I型大城市,尤其是要提升自贡市和绵阳市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能力。

成都都市圈次级城市发育不足,2020年都市圈的大城市只有自贡和绵阳,绵阳的GDP只有成都市的16.9%,自贡的GDP仅为成都市的8.2%。都市圈内部之间缺少经济总量大、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副中心城市和次级城市,“一核独大”现象突出。

(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内部资源配置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中心城市成都市千名学生拥有专任教师数量最少,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拥有专任教师数高于成都。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心城市成都千名学生拥有专职教师数量最多,师资力量最强,小城市高中阶段师资力量最薄弱,且差距较大。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稳步上升,成都市万人拥有床位数最高,Ⅱ型大城市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最少。从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量的角度看,数量整体不断上升,中心城市成都为都市圈最低,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说明成都市卫生机构数量少,人均床位数较高,可容纳能力较强,中小城市卫生机构数量多分布广,但可容纳水平不足(图6、图7)。

截屏2022-05-27 上午9.21.10

截屏2022-05-27 上午9.21.19

(三)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和供给模式仍需优化
成都都市圈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虽已开通成(都)绵(阳)乐(山)、成(都)渝(重庆)两条城际铁路,但受地形复杂多变的影响,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实现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干线公路、干线铁路等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等衔接不畅,尚不能满足整个都市圈经济联系的需求,交通通信网络化建设及公共设施的支撑能力有待完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成渝之间仅在主轴上开通一条成渝高铁线路,经济圈外围城市的高铁还未开通。

在都市圈范围内,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各行政区在一定程度上供给模式较为单一,供给成本高,供给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各行政区之间由于行政分割产生的利益分歧,对成都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造成较大影响,整体效益难以发挥。相比较政府供给主体,市场主体在都市圈公共服务供给中可以更灵活、多元化、动态化地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多元化。政府需要进一步把握好与市场的关系,做好监管者和引导者角色,既要保证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同时也要引导市场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成都都市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是内陆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是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引擎和动力源,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外联系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
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圈之间是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成都都市圈的培育和发展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完善,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的培育、赋能和强化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动力,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规划也引领和推动成都都市圈的培育和发展。

2010~2020年,成都都市圈GDP逐年上升,由2010年的11434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32448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维持在48%~51%之间,极核功能凸显(图8)。

截屏2022-05-27 上午9.21.31

(二)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是带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两个核心,以两个都市圈的带动作用促进成渝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以及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成都都市圈在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大学资源和信息科技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是巨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重庆都市圈以制造业升级换代为中心,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两者之间具有消费品互补和市场互动的特征,成都都市圈的培育发展壮大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群相比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其他规模等级城市发展与成都、重庆差距较大,成都、重庆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外围腹地县域单元经济发展薄弱,次级节点城市发育不足,城镇体系不完善。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交换发挥核心带动能力,进一步通过蔓延式和跳跃式扩散等方式,促进次级增长极、发展轴到都市连绵带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承担核心引擎作用,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乡融合发展和全方位协同。

(三)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中心
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都市圈向创新性都市圈转变是都市圈发展的必经阶段。成都科学城位于天府新区,是成都都市圈的创新研究基地,是引领和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同时成都都市圈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不断突破科技创新前沿,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研发和创新人才高地。成都都市圈的创新发展将促进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降低外围中小城市参与创新活动的成本,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发展。

(四)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外联系枢纽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0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排名第四位,实现旅客吞吐量4074万人次(表6)。同时,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分别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为49.03%、58.85%和37.60%;重庆江北机场、巫山机场和仙女山机场的旅客总吞吐量、货邮总吞吐量和起降总架次分别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42.09%、39.13%和33.23%,成都的民航运力总体远高于重庆(表7)。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投入运营将使成都成为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成都都市圈航空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增加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活力和韧性,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对外联系枢纽。

截屏2022-05-27 上午9.21.37

截屏2022-05-27 上午9.21.45

成都都市圈未来发展重点 

优成都都市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应不断完善都市圈的圈层结构,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促进公共资源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治共保,不断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完善成都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分区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
按照安树伟和李瑞鹏(2019)的方法,根据城市经济势能量级确定都市圈的圈域半径大小,将成都都市圈划分为三大圈层,第一圈层为内核圈,包括成都市;第二圈层为紧密圈,包括距离成都最近的德阳、眉山、资阳;第三圈层为外围圈,包括绵阳、自贡、内江、乐山、雅安、遂宁,结合不同圈层城市发展重点,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

1.内核圈:强化成都核心带动作用
成都不仅是成都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核心之一,应增强中心城市对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做优做强极核功能。成都市天府新区重点培育总部经济,针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综合型总部企业、功能型总部企业和成长型总部企业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建设总量大、环境优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基地和总部企业首位城市。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业等现代产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都西部科学城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建设产业创新高地。

2.紧密圈:加快成(都)德(阳)眉(山)资(阳)一体化发展
紧密圈包括德阳、眉山、资阳,也称“环成都经济圈”。紧密圈城市应加强与成都市在不同领域的合作,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发展,同时加强对外围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外围圈城市发展。发挥德阳在重庆、成都都市圈中的协作配套功能,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创建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眉山市主要依托天府新区、川港合作示范区,突出发展绿色建材等先进材料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环成都都市圈开放发展示范城市。资阳市重点建设国际临空经济区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建设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新兴城市。

3.外围圈:加强城市之间分工协作
外围圈城市主要承接成都市和德阳、眉山、资阳的共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是核心圈和紧密圈的资源“储备库”,重点应加强现代化交通建设,打通和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通道。在外围城市培育一批重要节点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节点城市重点提升城市的专业化服务功能,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绵阳市重点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区,大力发展数字家庭产业,打造国家国防科研生产的重要基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中国科技城。乐山市重点建设峨眉山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水电产业消纳示范区,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做强做大光伏产业,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发挥遂宁对成渝主轴的支撑优势,重点建设遂(宁)潼(南)涪(江)创新产业园区,打造遂(宁)潼(南)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完善内江、自贡等的支点作用(杨开忠,李国平等,2021),加快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雅安市重点推进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协作基地和川藏物资贸易集散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充分发挥各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

(二)壮大Ⅰ型和Ⅱ型大城市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网络化发展
成都都市圈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次级城市增长乏力,带动作用有限,为提升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应进一步增强都市圈Ⅰ型和Ⅱ型大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要素积累、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都市圈整体发展。大力扶持绵阳由Ⅱ型大城市向Ⅰ型大城市升级提档,发挥绵阳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商贸物流功能和金融中心功能,壮大城市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德阳、遂宁、乐山、眉山、内江等城市的发展质量,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构建以都市圈为主体、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成都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培育Ⅰ型大城市,依托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培育Ⅱ型大城市。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培育打造县域副中心,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将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培育成为专业特色镇。

(三)促进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整体提升优质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打造城乡融合的优质生活圈。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建共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促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对策,协同发展社会治理。鼓励成都都市圈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支持中心城市三级医院异地设置分支机构。在成都都市圈内率先实现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中高职学校紧缺专业贯通招生。推动病例跨地区、跨机构互通共享,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认。鼓励都市圈城市联建共建养老机构。

构筑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格局,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优化生态空间网络;加强生态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协同推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健全区域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

(四)以“两轴”“三带”为支撑,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成渝发展主轴”和“成(都)德(阳)眉(山)发展轴”为核心的成渝都市圈发展轴线。“成渝发展主轴”围绕都市圈东西城市轴线,建设成(都)资(阳)大道和市域(郊)铁路,推进成都东进和重庆西扩相向发展。“成(都)德(阳)眉(山)发展轴”以四川天府新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加快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和天府大道眉山段,推动南北向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

以成(都)德(阳)临港经济产业带、成(都)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带、成(都)德(阳)临空经济产业带为支撑,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发展。成(都)德(阳)临港经济产业经济带重点建设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先导区,协同提升物流枢纽和开放口岸功能;成(都)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协同提升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能级;成(都)德(阳)临空经济产业带,重点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协同提升汇聚运筹高端资源要素功能,形成临空经济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

 

成都都市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对策建议

(一)健全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普惠化和便利化。都市圈统一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当增加保障项目,不断提升保障标准。建立规划统筹机制,一体开展都市圈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编制和审定,推进多规合一。建立项目统筹机制,总体谋划、联合报批、共同实施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建立政策统筹机制,推进都市圈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对接、标准统一,搭建公共资源共管平台,促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探索重大工程项目财政支出跨行政区结算机制。建立都市圈税收分享机制,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合理划分跨行政区合作项目产生的财税收益,探索建立都市圈独立统计核算制度。

(二)完善市场主导的产业协作机制
统筹规划都市圈产业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共同制定产业引导目录和产业地图,推进产业相互配套成链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统筹建设都市圈产业发展平台,创新跨行政区“一区多园”“飞地园区”等模式,集成优势资源打造高能级产业创新载体。统筹都市圈产业支持政策,制定无差别化招商引资激励措施,推动都市圈市场主体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三)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不同等级城市差异化发展
进一步发挥成都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成都都市圈发展。综合考虑都市圈内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平衡各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和不均衡状态。应尽量规避核心城市对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虹吸效应,不能以牺牲中小城市的发展谋求大城市的发展。健全和完善都市圈内城市合作机制,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解决产业分工不合理、恶性同质化竞争、经济联系稀少等主要问题。精准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发展特征和瓶颈问题,需结合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综合交通体系
聚焦“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打造成都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推进能源、市政、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国际门户枢纽能级;构建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统筹市政设施规划建设;强化水资源保障。推进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发展,加快生产力一体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同网、公共服务共享、政务事务通办、开放门户共建,创建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构建形成中心城市引领型、组团式多层次网络化空间结构。研究规划成都外环等连接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探索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市延伸,促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提升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构建一小时通勤圈。

(五)打造都市圈创新发展的创新动力源
科学城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平台,具有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整合创新资源、汇集高科技人才的功能。成都都市圈科学城布局在天府新区,与都市圈的创新资源要素空间分布重合,在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城“创新核”和“动力源”的作用,夯实创新支撑,带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成都高校、科研机构集中分布的优势,借鉴校地合作模式,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高端科学家及团队,推动大装置、大平台、大团队共建,促进大教育、大环境、大人才共享,建设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试及产业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与一体的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共同打造西部“硅谷”。二是拓展和创新成都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有序推动成都高新区扩容提质,探索“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方式,建设国家自创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共享服务平台。三是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汇聚全球优秀研发机构,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和创新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安树伟,李瑞鹏.都市圈的界定与对比[J].中国投资,2019(17):90-93.
2.黄艳,安树伟.中国都市圈:识别、特征与发展态势[J].中国投资,2022(Z2):29-36.
3.李林.现代化都市圈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开发研究,2020(1):47-53.
4.盛毅.以都市圈建设带动成渝城市群发展[J].中国西部,2019(4):1-13.
5.史育龙,潘昭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优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4):127-134.
6.涂建军,况人瑞,毛凯等.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J].经济地理,2021,41(7):50-60.
7.王德利,杨青山.中国城市群规模结构的合理性诊断及演变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9):123-132.
8.肖金成,汪阳红,张燕.成渝城市群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研究[J].全球化,2019(8):30-48.
9.姚作林,涂建军,牛慧敏等.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1):82-89.
10.杨开忠,李国平等.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区域科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673-681.
1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Z].2021.
12.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Z].川府发〔2021〕34号,2021.
13.中共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Z].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