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2.0时代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与投资分析

2.0时代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与投资分析

文|韩小锋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

 

导读

阿联酋自贸区有着良好的地理协同优势;具有良好的政策互补性;不同酋长国的差异化优势明显。这些优势巩固了其全球投资枢纽地位,也为企业提供从高端研发到规模制造的产业链梯度组合选择

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概述

● 1.0时代的制度创新与2.0时代的战略重构

● 阿联酋自贸区的差异化分析与投资建议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作为中东地区自由贸易政策实践的典范,通过七大酋长国设立的多功能自由贸易区(下称“自贸区”)网络,构建了极具吸引力的国际投资平台。自20世纪90年代起,阿联酋通过设立自贸区推动经济多元化,并逐步减少对石油经济的依赖。时至今日,其七大酋长国形成的差异化自贸区网络,已从传统的贸易便利化平台升级为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型投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政府于2024年11月颁布的《国家投资战略2031》愿景中进一步明确表示,将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和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可再生能源(含绿色能源)、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等领域。这也标志着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进入了“2.0时代”,即推进产业升级(从传统贸易向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绿色氢能等前沿领域延伸)、治理革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智能监管”——迪拜DIFC自贸区率先试点)和区域联动战略(通过“沙漠硅谷计划”实现各自贸区技术要素的跨酋长国流动),进一步优化投资平台。

鉴于此,本文基于阿联酋自贸区发展的最新政策导向,系统梳理其各酋长国自贸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各酋长国在税收政策、股权结构、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差异性,以期为中国投资者评估投资机遇、规避市场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概述  

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始阶段(1980年代)、扩展阶段(1990~2010年代)和转型阶段(2020年代至今),其主要经验源于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JAFZA),其发展和转型路径在整个阿联酋自贸区发展史上都具有典范意义。1985~2000年间,杰贝阿里自贸区通过“关税豁免+外资全资控股”政策成功实现了吸引初级制造业投资目标,并建立了中东首个现代化自贸区,进而奠定了其区域物流枢纽地位,形成了以贸易和轻工业为主的初始产业集聚。进入2001~2020年间,迪拜通过整合杰贝阿里港的物流优势与自贸区政策红利,构建了“港口-自贸区-城市”三维耦合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模式创新,并形成了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同时在技术上也实现了升级,引入了自动化仓储系统和数字化通关平台,提升了运营效率。时至今日,基于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的成功经验,阿联酋全境已建成超过40家的自贸区,涉及多个领域(见表1)。

 

1.0时代的制度创新与2.0时代的战略重构  

(一)1.0时代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和制度创新(1985~ 2020年)
简要来看,可以将2020年之前(1985~2020年)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看作1.0时代,这一时期阿联酋自贸区作为其经济发展创新的“实验室”,战略定位以“政策优惠+基础建设”为核心。政策优惠主要集中在提供税收优惠、简化行政程序和自贸区制度框架的搭建,旨在吸引外资并促进贸易出口。而自贸区的发展重点则聚焦于吸引传统制造业、贸易及石油相关初级产业的投资。典型案例

为迪拜杰贝阿里自由区,自1985年建立起,该自贸区通过零关税政策吸引全球物流与制造业企业入驻,并发展成为中东最大自贸区,在迪拜非石油经济GDP中的贡献逐年增加。

基于杰贝阿里自由区的发展势头,迪拜通过构建自贸区的独立司法权、超国民待遇外资政策和动态监管机制,系统性降低跨国企业的管理成本,使阿联酋跨境投资便利度指数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提升。该机制设计的本质是通过法律体系隔离(与联邦法形成“一区两制”)和数字治理融入(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务区块链),促进了自贸区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一种独特模式的制度创新。但需要指出的是,阿联酋1.0时代的自贸区发展,过度依赖低附加值产业,其结果是同质化的竞争导致资源分散。

(二)2.0时代自贸区的转型(2021~至今)
1.0时代杰贝阿里自由区的成功经验,为构建覆盖阿联酋全境的多个自贸区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为单一自贸区经验升级为国家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阿联酋2.0时代自贸区的结构性重塑提供了有力支撑。

2.0时代阿联酋自贸区的发展为数字基建先行,其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海关通关效率300%的提升,并建立了中东首个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在自贸区产业升级方面,从传统贸易向高端制造、数字服务延伸,吸引了亚马逊云计算等科技企业入驻。其中,阿布扎比工业城引入碳信用交易机制,其“零碳产业园”已吸引多家国际新能源企业入驻,形成了“光伏-储能-氢能”全产业链的联动;迪拜筹建了数字自贸区,推出“元宇宙自贸区”项目,允许数字资产跨境自由结算,并配套推出领先世界的Web3.0监管框架;阿基曼、哈伊马角、富查伊拉等酋长国建设5G智慧园区和云计算中心,积极推动自贸区的数字化建设。总体来看,阿联酋通过跨酋长国数据共享平台,统一各特区的外资准入标准与监管规则,促进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等前沿技术的联合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形成了“一区创新、全国受益”的机制创新。

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截至2025年,阿联酋联邦政府已推动7个酋长国建成10个以上专业化自贸区,而且阿布扎比马斯达尔城与迪拜硅谷绿洲形成清洁技术产业带,实现可再生能源技术跨境产业化。

阿联酋自贸区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转变,其核心差异主要体现在驱动要素、产业重心、治理模式等方面(见表2)。

 

阿联酋自贸区的差异化分析与投资建议

(一)不同酋长国自贸区的差异化定位
1. 核心经济圈:迪拜与阿布扎比
迪拜定位是全球贸易与金融中心,核心区为迪拜国际金融中心、迪拜大宗商品中心、杰贝阿里自贸区,优惠政策包括50年免税、工业用地抵押融资等。

阿布扎比定位是高端制造与可持续发展产业中心,核心区为阿布扎比全球市场、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马斯达尔城。优惠政策包括分层税收激励(按投资额分级减免)制度、军工技术出口绿色通道等。

2. 成本导向型区域:沙迦与哈伊马角
沙迦定位为中小企业制造中心,其优势为运营成本较迪拜与阿布扎比更低,现场清关周期更短。

哈伊马角的定位为建筑和轻工制造中心,其优势在于模块化的厂房租金为阿联酋全境最低,适合中小规模企业发展。

3.特色互补性区:阿基曼、富查伊拉与乌姆盖万
​阿基曼自贸区:核心优势在于综合运营成本低,产业侧重在制造业、IT及医疗产业,现代化综合园区提供标准化厂房和灵活的租赁政策,目标客群主要为区域总部及中型企业。​

富查伊拉自贸区:拥有良好的海运物流枢纽,富查伊拉港(阿联酋第二大港)港口设施的专业化程度高,重点发展石油贸易与绿色经济,目标客群聚焦于出口导向型能源企业。

​乌姆盖万自贸区:通过低成本弹性空间(虚拟办公室占比较大),重点培育电商、轻工业等新兴产业,目标客群为中小型制造企业与数字初创公司。

(二)政策共性
1.外资所有权与资本流动:所有自贸区均允许100%外资持股,取消本地保人要求,资本与利润可全额自由汇回,构建无壁垒投资环境。

2.税收框架:统一实施50年企业所得税豁免政策,免征个人所得税及关税,具有良好的免税政策体系。

3.行政效率:推行电子化注册极速审批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投资便利度。

相比非自贸区,自贸区投资有更多政策优势(见表3)。


(三)投资建议

总体而言,阿联酋自贸区具有诸多优势。其一,有着良好的地理协同优势,迪拜的贸易中心、阿布扎比的能源及其相关制造业,以及沙迦的制造业产业链,三者联合已形成了覆盖阿联酋全境的产业链联通。此外,在港口网络联通方面,富查伊拉港与杰贝阿里港也形成了阿联酋的海运双枢纽,其货物吞吐量占该地区50%以上。其二,具有良好的政策互补性,阿布扎比和迪拜的高附加值产业与沙迦、乌姆盖万等酋长国的低成本制造业之间形成了良性梯度循环生态。其三,不同酋长国的差异化优势明显,例如,阿布扎比和迪拜作为核心圈,以制度创新(独立司法权等)吸引跨国投资;沙迦和哈伊马角以低成本优势吸引和承接中小企业投资;阿基曼等依托区位资源吸引外资。概言之,在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加持下,阿联酋不仅巩固了其全球投资枢纽的地位,更为企业提供从高端研发到规模制造的产业链梯度组合选择。

因此,企业投资应基于以下考量:自贸区更适合寻求高效运营、全球市场准入和成本优化的企业,如科技企业、跨境贸易商等;非自贸区可能更适合特定行业(如能源等行业)或本地化导向性企业。企业投资当结合自身战略定位,进行全面的投资环境评估与成本收益分析。

【本文系2024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背景下宁夏—中东国家产业园区合作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24NXCGJ01)阶段性成果】